行業經營困難,不少券商也意興闌珊,謝明光指,疫情爆發前行內也有一些內地資金希望到港開辦證券公司,1號(證券交易)、4號(就證券提供意見)及9號(提供資產管理)牌曾經是「搶手貨」,旺市時更有不少業界人士會游說券商老闆賣牌,也有代理專做這門生意。
不過,近年牌照的價錢已大幅下跌,疫情前仍然算是有價有市,單是1號及4號牌叫價也近千萬元,若連同9號牌,叫價可至1500萬元左右,港股交投熾熱期間,更試過叫價接近2000萬元。
疫情爆發後,由於內地及本港未能通關,市場上買家已變得很少,不少買家也採取觀望態度,放盤變成有價無市,現時1號、4號及9號牌的叫價已低至500萬元左右,但仍然乏人問津。部分券商會把牌照連資產出售,資產包括了券商的客戶、持有的股票及現金等,過往以這種形式出售會較有吸引力,但現在吸引力也大減。究竟牌照的底價會跌至多少,業界也估計不到,甚至認為自願結業把牌照交還給證監會的數量,可能比成功賣盤的數量更多。
但踏入2022年,願意放盤的券商反而減少,謝明光指,因為大家也認為最困難的時期也捱過了,現時港股已跌至十分低殘,再跌的空間十分有限,既然捱過了最黑暗的時間,沒理由到現時才放棄,故此一些原計劃放售牌照的券商也轉而決定守下去,期待轉機的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