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當引入累進制度,豪宅業主將面對較大的差餉增幅。
【大公報訊】財政預算案建議於2024/25年度引入住宅物業累進差餉制度,應課差餉租值為55萬元或以下的住宅物業,差餉一如現時按租值5%徵收。
應課差餉租值超過55萬元的住宅物業,則建議首55萬元租值同樣按5%徵收差餉,其後25萬元租值則按8%徵收,超出80萬元的租值會按12%徵收,以更能反映「能者多付」的原則。預計約4.2萬個住宅物業受影響,佔整體私人住宅物業的總數約2%,政府收入每年可增加約7.6億元。
此外,擁有多個住宅物業的業主在現行差餉寬減安排下,可獲多重受惠,政府建議日後住宅物業的差餉寬減,僅限合資格並且是自然人的業主,就名下一個住宅物業申請寬減。以2022/23年度的差餉寬減上限作為參照,新安排可讓政府於日後推行一次性差餉寬減措施時,節省約31億元。
逾九成住宅維持不變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差餉制度的修改將牽涉差餉物業估價署資訊科技系統的重大改動,政府會分階段落實有關修改建議,政府會於2023/24年度內落實住宅物業差餉寬減的建議,繼而會於2024/25年度內就住宅物業引入累進差餉制度。政府稍後會就差餉制度檢討結果、有關建議的細節及落實時間表,諮詢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
中原地產研究部高級聯席董事黃良昇指出,累進差餉制度的影響輕微,限於豪宅。根據中原地產新簽租約統計,2022年年租55萬元以上的租賃比例錄6.3%。豪宅租盤數量有限,佔整體市場的比例很低,連續4年佔比低於一成,預計新措施徵收差餉影響範圍很窄。而年租55萬元或以下的租賃比例則佔93.7%。
應課差餉租值 重估後升0.9%
本港去年物業租值於疫情肆虐下仍錄得上升。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2022/23年度差餉物業估價署估價冊內約有263萬個評估項目,涉及約342萬個物業,重估後應課差餉租值平均上升0.9%。資料顯示,有關數字為2019/20年度後,即近3個年度以來首錄升幅,2021/22年度全港物業應課差餉租值平均跌幅為6.8%。
差餉物業估價署助理署長(差餉及物業估價事務)鄧燕霞指,受疫情影響,過去兩個年度應課差餉租值大跌。最新數據反映在疫情下,物業租金下跌至某一個業主與租戶都認為合理的水平,故新一年度值錄得輕微升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