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投資人語/西澤推新港股基金 聚焦新經濟

時間:2022-01-03 04:27:15來源:大公报

  港股市場過去一年走勢低迷,投資者信心亦備受打擊。西澤投資管理主席兼首席投資官劉央接受《大公報》專訪時稱,看好大盤今年「否極泰來」,未來仍將順應中國經濟轉型升級紅利,篩選出代表未來發展趨勢的「新港股」進行配置。公司並計劃本季度推出「新港股基金」,為市場提供優質投資標的。\大公報記者 李靈修、王芳凝

  多年來港股市場畸形發展,資金片面追捧「白馬股」,大盤多倚仗權重股拉升指數,惟代表經濟發展方向的「小巨人」企業被邊緣化。在劉央看來,當前的恒生指數已很難代表新興企業的估值水平,市場迫切需要一套新的指數來反映中國經濟的新動能、新趨勢、新發展。劉央率領團隊做過研究,目前在港交所(00388)掛牌的股票中,市值逾百億元的不超過五六百家,與中國經濟的發展水平極不相稱,顯然是被低估。

  劉央直言,大批優秀的上市企業並未進入大眾視野,它們只是在畸形發展的市場環境中被錯過、誤解、低估、賤賣了。「我作為在香港資本市場耕耘超過二十年的基金經理,有責任也有必要將這些優秀的企業挖掘出來,並與它們一起成長,並能與投資者一起從中獲得豐厚回報。」

  揀股三條件 首要新產業

  因此,西澤投資於2020年12月推出「新港股策略」,目前共涵蓋10隻上市公司,其中4隻市值超過百億元。據劉央介紹,首批「新港股」聚焦於科技創新及高端製造行業,其後在此基礎上又精選個股,涉足新基建、新民生、新動能、新健康、新媒體等多個領域,以擴充新港股的多元化和影響力。

  歸納新港股標的篩選準則,主要依據三大條件:首先要符合「十四五」規劃中社會經濟發展六大「新」目標的新產業。其次,未來兩年內公司市值能夠入選深港通和滬港通,具備持續盈利和高速增長潛力。最後,標的公司均屬細分市場的龍頭企業,擁有強勁現金流及較低負債率。

  組合半年一檢 親身考察調研

  截至2021年11月30日,新港股策略的總回報率達55.6%,同期恒生指數下跌10.8%,恒生中國新經濟指數下滑11.4%,恒生科技指數更勁挫26%。劉央表示,過去一年港股劇烈震盪行情中,新港股策略大幅跑贏其他指數,已獲得市場的廣泛認可。

  據劉央透露,今年初將披露第三及第四批新港股標的,共計10隻上市公司,主要側重新經濟、新能源、新消費,特別是Z世代帶來的大消費概念。在此基礎上,西澤投資計劃在第一季發起「新港股基金」,同時採取半年一檢的方式,參考行業、政策、業績等層面因素,對組合標的進行末位淘汰。

  「新港股基金」的推出,正是源於對內地資金財富管理機遇的把握。據劉央估計,未來3至5年內,將有幾十萬億北水湧入香港,帶來規模龐大的資產配置需求,而新港股策略正好為其提供了一個明確的投資方向。劉央笑稱,自己為了這些新港股標的操碎了心,考察調研之餘還對接資源幫助成長,可謂是「央媽式呵護」。「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可以大幅的跑贏大市。」

  談及港股是否能夠否極泰來,劉央非常看好今年下半年行情。她列出三方面原因:首先,港股市場已被嚴重低估及錯殺。港股同類型上市企業的市值,較美股市場相差3至5倍,較A股市場相差1至2倍,「這明顯偏離了合理水平」,究其原因,劉央歸結為外資長期將港股作為短炒及對沖市場,造成大盤在悲觀情緒下出現估值塌陷。

  中概股回歸 資金增量進場

  其次,在中美爭端持續背景下,未來會有更多中概股回歸香港,優質供給會帶來增量資金,港股市場蓬勃發展的確定性極高。最後,今年七一是一個關鍵節點,不僅是香港回歸25周年,更是香港進入新時代的標誌性節點,屆時會吸引到大量資金對香港資產進行配置。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