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富足家庭教與練/為自己增值 令健康及財富保值\林昶恆(Alvin)

時間:2021-10-03 04:26:04來源:大公报

  《家庭理財教育學會》由9月開始,為由慈善信託基金捐助及大學政策研究院主辦的「長者健康及理財教育計劃」安排課程導師,計劃為期三年,為55歲或以上的參加者提供適當理財教育,期望他們能夠管好個人健康及財政。

  為確保課程安排能夠符合要求,筆者也出席了第一堂的課程,在課程中,筆者觀察到大多數的參加學員都已經退休或快將退休,他們上堂時都很專注及主動分享,非常醒目。

  在討論到一些關心的話題時,大家都樂於發言,尤其是討論醫療規劃方面。

  按需安排醫療及危疾保障

  有一位學員分享到危疾保障的重要性時,語重心長地提醒其他人都要做好安排,因為年紀大,自然病痛多,一些嚴重疾病更是很容易便發生,例如三高,冠心病,中風及癌症等,沒有危疾保障便有機會要動用退休金來支付一般醫療保險不保障的支出。

  討論到公立及私家醫院的服務時,不少出席者都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不論是公立或私家醫院服務,都有表達不同意見,但並非一面倒地支持或反對公立或私家醫院的服務質素。但大家一致的結論是,假如沒有購買醫療保險的話,面對疾病或意外時,便不由你選擇,到時便只可以聽天由命。所以任何人在身體健康及能力容許下,都應該按需要而安排好醫療及危疾保障。

  而令到筆者感受最深刻的環節是有幾位退休人士分享他們父母或親人住在老人院或護理院的經驗及成本。

  從外表來看,估計出席者不少都已經是60歲以上,他們的父母年紀一定更大,相信80歲以上也很普遍,雖然他們身體活動能力可能已大不如前,但仍然有清醒的心智及與人溝通的能力,而與我們的分別可能是他們需要由專人照顧。

  從出席者分享中了解到,住在老人院的支出有很多,各項支出的總和每個月動輒都要萬多元以上,如果沒有預早安排這筆資金,相信難以在晚年「活得有尊嚴」。

  假如能夠有親人在財政上提供支援當然是好事,但亦有學員分享他現時最關注的是協助孩子解決居住的需要。

  因此,有些長者在準備退休時,可能都在擔心下一代是否有能力照顧自己,假如反過來要求孩子在財政上協助自己退休後的生活,令生活能夠活得有尊嚴及有品質,相信也是一個難以處理的安排。

  兩小時的課程內容只包括了部分的理財及健康知識,出席者在餘下的課程還會學習到更多管理財務及健康的知識和技巧。

  這類協助長者管理好健康及財政的計劃非常有意義,筆者也鼓勵有興趣及合資格的人士要好好把握這些機會,為自己增值,才可以令健康及財富保值,令生活更有價值。

  (作者為家庭理財教育學會會長及認可理財教練,任何查詢可發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