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批通脹掛鈎債券(iBond 7,上市編號04239)今日將於聯交所上市,昨日率先於證券行的暗盤市場和銀行的場外(OTC)市場交易。兩家證券行(輝立和耀才)的暗盤收市價分別為103.25元及103.35元,即較債券的申請價(100元)上升3.25%及3.35%。在中銀香港OTC市場,截至昨午4時的客戶沽出價為102.5元。市場人士表示,預計iBond 7今日上市可見104元。
穩健之選
大公報記者 黃裕慶
輝立和耀才的暗盤交易市場同於昨日16時15分開市,惟輝立的收市時間為18時30分,耀才則為19時30分。iBond 7在兩個暗盤市場的表現大同小異,最高價分別為103.8元和104元,收市稍為回落。客戶若沽出,每手債券賬面賺325元和335元(不計其他收費)。
iBond 7今日於聯交所首日上市,渣打銀行中國宏觀策略部主管劉潔預期,債券價格有機會較暗盤「高少少」,認為在目前的低息環境下,iBond提供最少2厘回報,票面息相對較高。
倘升至105元 散戶轉短炒
在上海商業銀行OTC市場,iBond 7昨日的成交價介乎103元至104元。該行零售銀行業務總監陳志偉表示,預料在聯交所上市首日有機會見104元;但根據以往經驗,債券價格在上市首日並非最高,而是隨後的2至3日,部分原因是成交量增加。
陳志偉續說,假如iBond 7的價格在104元左右,投資者未必願意沽出,料傾向長揸;若升至105元以上,則有機會傾向短炒。劉潔亦說,雖然本港現時的通脹率低企,但iBond為3年期,其間的通脹率有機會高於2%。
iBond在暗盤市場的表現較部分市場人士原先估計略低,信誠證券聯席董事張智威表示,反映投資者或無意長揸,故「不問價沽貨」;以信誠為例,大部分參與認購iBond的人士,均選擇將債券出售予信誠,有關的「回收價」則以今日15時50分的加權平均價計算。
息率高 吸引機構投資者
由於不少零售投資者在上市之初即沽出iBond,以致iBond的二手市場並不活躍。劉潔表示,部分較大型的MPF基金對iBond這類港元債券有興趣,因為與3年期外匯基金票據及債券(EFB、EFN)的息口(只得0.1厘至0.2厘左右)相比,iBond在二手市場的孳息率仍然較高,對機構投資者而言仍有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