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位買賣的開支種類與住宅相似,除了首期開支外,亦要支付印花稅,以及找律師樓辦理買賣文件及註冊,同時如經過地產代理買入車位,亦要向代理支付佣金,一般為車位價格的1%。不過相對於首置物業的印花稅,在相同價格下,車位的印花稅會較高。
根據稅務局資料顯示,車位的印花稅是按第1標準稅率(第2部),即俗稱雙倍印花稅計算,至於首置人士買入住宅,則會以第2標準稅率。假設同為400萬元的交易,車位買賣的印花稅率為成交價的4.5%,即是18萬元,但是住宅買賣的印花稅率為成交價的2.25%,即是9萬元。不過,如果買家是買第二個或以上的車位,相應的印花稅率仍然是雙倍印花稅,但買入第二個住宅則要支付樓價的15%,大大增加了買入第二個住宅的成本。因此,對於已有物業的投資者來說,買入兩個或以上的車位稅務成本較住宅為低。
至於車位回報方面,與住宅相比車位打理的成本較低,不需要裝修便能租。但與住宅一樣,都需要支付管理費,以及每季支付差餉及地租,因此投資者在計算回報上,一定要計及有關成本。早前有報道,何文田天鑄一個車位創下最高月租紀錄,以1萬元租出,不過有關例子罕有,現時一般的車位月租大約在2500元至4500元水平,遇上管理費較高的屋苑,管理費可能高達1000元,即有逾兩成的收入被扣減,因此買入時,亦需向停車管理處查詢每月管理費。
百萬元車位租金有得賺
值得留意是,近年車位價格急升,不少車位的租金追不及價格升幅,導致租金回報率下跌,部分車位的租金回報率更跌至2%甚至以下水平。
仲量聯行估值諮詢服務團隊的Dorothy Chow表示,車位投資者大部分希望獲得不到3%的收益,有時甚至低至2%。長遠來說,這並非一項穩健或可持續的投資選擇。如果市場或經濟走下坡,市民可能出售座駕或減少駕車,因而可能不再需要車位。如果發生這種情況,租金回報便會下跌。
若投資者想擁有一個約3厘回報的車位,根據一般車位月租2500元至4500元計算,車位售價應介乎100萬元至180萬元。否則買入太貴的車位,租金未必追得上,從而令回報率過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