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Freelancer或人工不高不用報稅?
無論是全職、兼職、Freelancer或自僱人士都要報稅。
問題:沒有收到報稅表就不用報稅?
不是,只要收入超出個人基本免稅額就要報稅(2019/20課稅年度的基本免稅額是$132000)。若知道自己要繳稅而沒有收到報稅表,應主動通知稅局。
問題:跟僱主報稅單就萬無一失?
誰說僱主一定不會出錯?不要將僱主的報稅單搬字過紙直接照抄,收入填多一個零,最終的稅款可以相差很大,小心駛得萬年船,還是自己核對清楚。
問題:如父母仍在職,可申請父母免稅額嗎?
即使父母仍有收入,子女也可為55歲以上的父母申請供養父母免稅額。每位父母的免稅額不能由多人攤分,兄弟姊妹間要先共識由誰人申請。
問題:MPF強制性供款會自動扣減?
不少人會以為MPF強制性供款是「強制性」,稅局會自動扣減。然而,納稅人仍要填上,否則會沒有了相關扣稅額。
問題:哪些扣稅位較易填漏?
要留意認可慈善捐款和個人進修開支這兩項。不少於100元的現金捐款,有保留收據就可以扣稅。如報讀與工作有直接關連的課程,課程是由合資格的大學或行業協會主辦,亦可扣課程及考試費用。
問題:今年度有哪些已通過的新增扣稅項目?
新增的三個扣稅項目,俗稱扣稅三寶,包括合資格延期年金保單(QDAP)、強積金可扣稅自願性供款(TVC)及自願醫保計劃(VHIS)。
問題:遲報稅有何後果?
實體報稅表要在發出日期起的1個月內交回稅局,網上報稅的期限可自動延長1個月。遲交報稅表會被罰款或被檢控,亦可能會交多了稅,因為稅局收不到納稅人免稅額及扣除申請,只會予你「基本免稅額」下單方面估計評稅。
問題:填漏免稅額或扣稅資料可以怎辦?
如用實體報稅表,可按報稅表要求的格式補充遺漏的資料,或用稅局專用表格作出修改。如網上報稅,可登入賬戶並在「補充資料」一欄填上需補充的資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