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電影產業之變系列三\借灣區東風 越睇「粵」有戲

時間:2020-01-15 04:24:03來源:大公報

  圖:近年中國電影市場表現搶眼。圖為民眾排隊買電影票\中新社

  廣東已成為內地影業最大的票倉,連續多年領先全國,然而廣東卻不是電影強省。業內人士稱,廣東電影的製作是一個短板。博納影業集團董事長相信,隨着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推進,越來越多香港電影人將目光瞄準廣東,香港有人才有技術,粵港澳同屬粵語地區,與大灣區融合發展,廣東成為除了北京和江浙滬以外的中國電影第三極,指日可期。\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文、圖)

  2018年廣東省票房首次突破80億元(人民幣,下同),超出第二位的江蘇20多億,連續17年全國居首。但公開數據顯示,廣東電影生產製作產業不足10億元,市場缺口相當大。尤其是北京、上海的電影產業化日趨完善,攬聚了大批優秀電影人才,相比之下廣東影視產業可以說仍是處於「萌芽」狀態。

  巨大市場吸引港人才北上

  2004年《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開放,黃百鳴第一部投資開拍的電影是徐克的《七劍》,香港800萬票房和內地的8000萬形成強烈對比,巨大的市場吸引了香港大批電影人北上。來自香港貿發局的數據統計顯示,2017年香港與內地合拍電影的票房收入達73億元,佔內地票房總收入13%,香港與內地合拍片不僅數量在增加,市場認可度也不斷提升。不過,香港與廣東合作的項目寥寥無幾。

  然而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香港影視人才優勢,推動粵港澳影視合作,加強電影投資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香港成為電影電視博覽樞紐」,為灣區影視合作帶來了新的契機。

  珠江傳媒股份董事長張海燕直指,廣東電影的創作是一個短板,香港電影有人才、技術,但是沒市場。粵港兩地可以完全融合,為香港影視發展進行全面支撐。確實,廣東擁有可拍攝基地在全國居於前列,且擁有大量資金,博納影業董事長于冬也認為,香港電影最終要回到粵港澳、回到粵語地區,才是香港電影「最後的精神家園和產業家園」。

  廣東人此前一直受香港流行文化影響,很多香港題材影片容易引起廣東觀眾的情感共鳴,香港影視在大灣區有很深厚的群眾基礎。不過,港產片也存在水土不服。《狂舞派》策劃總監祁海認為,教育和文化的差異又導致內地觀眾在審美上與香港有所不同,港產片要進入內地,首先應該根據市場的差異來進行一些宣傳策劃的調整。

  博納看好灣區 建南方總部

  香港票房和口碑雙豐收的《狂舞派》,僅在廣東一地發行,但票房不過50萬元。《狂舞派》在廣東廣州青宮電影城播放,作為廣東乃至全國播放港產片最好的電影院之一,很多香港小成本製作都在這裏獲得成功。《狂舞派》僅青宮電影城就取得了10萬元票房,佔廣東票房的20%。祁海表示,他沒有採納官方宣傳口徑和海報,而是別出心裁的將導演黃修平等主創人員的經歷包裝成青春勵志故事,同時借當時大熱的《大鬧天宮》主角周潤發、郭富城對《狂舞派》的高度評價,重新製作了「玉帝、牛魔王盛讚《狂舞派》」的奇趣漫畫海報,吸引了許多觀眾。

  「兩廣」、海南、福建和港澳地區的整個粵語地區,可說佔到內地中文電影的三分之一票房以上,是一個巨大的電影票倉,于冬非常看好這個區域的影視前景,為此博納影業即將在廣東地區建立南方總部,並在佛山地區建造博納影視產業,希望借助粵港澳大灣區發展契機,打造除了北京和江浙滬以外的中國電影第三極。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