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網購市場起烽煙 本地薑過江龍混戰/大公報記者李潔儀

時間:2019-12-18 04:23:55來源:大公報

  圖:本港去年上半年網購者約216萬人,涉及金額中位數為4000元,較10年前升超過12倍

  隨着全球電子商貿急速成長,越來越多人接觸網購,調查顯示,香港每三人便有一人有網購經驗,而令人垂涎的網購市場引來眾多本地薑和過江龍一決高下,除了原生以網購業務起家的平台,電視企業、電訊商亦加入混戰。多個網購平台湧現,各有不同特色,既為買家服務,亦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

  本港使用網購服務的人數持續增加,政府統計處於2018年6月至9月進行調查,在前6個月內曾進行網購的15歲或以上人士,達216.08萬人,涉及金額中位數為4000元,較10年前升超過12倍。

  網購平台有如雨後春筍,除了港人熟識的內地淘寶網、土生土長的HKTVmall、士多Ztore,還有本地電訊商香港電訊(06823)推出Club Like、電訊數碼(06033)旗下MangoMall。

  TVB:節目衍生IP「食住個勢」

  無疑,面對互聯網的衝擊,各行各業尋求出路,傳統電視行業生態,不但朝OTT(通過互聯網向用戶提供各種應用服務)方向發展,在中國、美國等地發展多年的電視購物頻道,亦在本地電視台出現。在港發展逾半個世紀的電視廣播(00511),於2018年7月推出電商平台big big shop,安排在黃金時段節目內,「軟銷」客戶贊助的商品。

  負責big big shop的無綫電視新媒體集團產品管理主管李家駿接受大公報訪問時指出,雖然消費者未必百分百對網購有信心,畢竟涉及信用卡等私隱資料,還有顧及貨不對辦等問題,但在數碼年代,配合各方的改善,網購已成為大趨勢。

  「最大阻力反而是商家,傳統商家固有包袱是『街店有銷售,為何還要用網上平台渠道?』」李家駿指出,電視廣播原先透過藝人,在烹飪節目中介紹煮食用具,發覺效果理想,遂加強發展網購平台,包括銷售自製節目的特定產品,例如早前趁香港小姐競選打造迷你后冠權杖套裝,還有為熱播劇集推出黑貓毛公仔,務求通過節目衍生獨家IP(知識產權)「食住個勢」。

  除了本地網購市場,跨境網購亦帶來商機。在2014年成立、專營國際網購轉運的Buyandship,首席執行官陳仁沛指出,同一個產品可能會有兩個價格,部分香港門市產品售價,甚至較海外網店價格貴一倍,但在海外網購,國際寄送服務或國際運費亦非常昂貴。

  港市場仍處基礎階段

  Buyandship主要讓客戶在各商品官方網站購物後,透過全球設有9個自家倉庫,並按要求轉運至香港,令運費成本較便宜。

  在剛過去的「黑色星期五」,美國零售商瘋狂促銷。陳仁沛透露,單是香港的訂單便較平日增加一倍,笑言「減價50%至60%,有邊個唔想買?」

  「以前逛超市是一種樂趣,現在城市人生活繁忙,上班下班以外,閒暇用來休息,購物後有人送貨更好。」陳仁沛指出,雖然香港人口只有700多萬,但消費能力高,亦願意嘗試新產品,例如英國有機豆奶甚受歡迎。

  另外,以B2C模式起家的購物網站京東,早年攻入香港市場,全球銷售業務部負責人王珍認為,香港網購市場發展仍處基礎階段,對電商的認識仍有疑惑,惟網購能為消費者提高效率和生活品質,相信香港市場有一定發展空間。

  王珍提到,京東早年布局C2M(反向定製)概念,即顧客直接向廠商或供應鏈訂貨,例如香港消費者需求具備NFC(近場通訊)功能的智能手機,把這需求向廠家反映,從而製造一批更能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吸引消費者進行網購。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