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郭德綱:我是個不愛說話的人

時間:2019-07-14 02:59:16來源:大公報

  圖:郭德綱認為,德雲社的成功在於守規矩\大公報實習記者曹嘉鑫攝

  「為了今天這事我糾結了好久,因為要穿正裝,還要如何如何,我心說這不得把我累死嗎?」

  脫了大褂換上西裝,但只要一開口,就知道這還是郭德綱。

  郭德綱和于謙─這對撐起相聲一片天的組合,近日分別獲得中國澳大利亞商會(China-Australia Chamber of Commerce)授予的「榮譽文化大使」、「榮譽友誼大使」稱號,成為中澳文化交流的代言人。\大公報記者 賈 磊、李曉蓉

  對大部分人來說,郭德綱的故事始於二○○五年。這位從「天橋樂茶園」裏冒出來的「非著名相聲演員」,讓沉寂的相聲回歸大眾視野。在台上,他靠說話就能讓全場爆笑,帶着幾百名相聲演員以此為生;在台下,卻總說自己性格內向,不愛說話,感嘆相聲還在低谷,要捧好自己的飯碗。

  海外商演從澳洲破冰

  二○一○年,德雲社開始海外巡演,澳洲是第一站。「我說可以試一試,之前(對澳洲)一無所知。」郭德綱覺得海外商演對相聲本身就有意義,機緣巧合讓澳洲成為破冰之旅。

  這一演,讓他發現「廣闊天地、大有作為」,華人在萬里他鄉聽相聲,那種感慨和高興是國內演出達不到的效果。首次演出時,觀眾的車輛一直停到高速公路旁,澳方的場館管理者還破天荒地一起加班,保證演出進行。更多的生意隨之而來:德雲社第一個海外分社落戶墨爾本、開辦電影公司、做紅酒、薰衣草小熊等澳洲特產。

  二○一六年,德雲社成立二十周年,在海外演了一百一十場。郭德綱每年都去澳洲住一段時間,「覺得好像從小跟那兒熟似的,其實也就十年的光景。」

  有的事看起來不同,本質上一致,比如相聲的「包袱」,綜藝的「哏」,說唱的punchline(炸點),諷刺和幽默在不同的年代都是緩解焦慮的出口。當德雲社的年輕演員把傳統相聲《報菜名》改編成rap表現,同樣能點燃觀眾情緒。年年都有新的喜劇節目和演員冒出來,但在郭德綱看來,至少相聲還在低谷。

  「可能只是我們還好一點,德雲社就我們這些個演員們還能靠相聲吃飯。」他說很多同行依然很難靠這門技藝養家餬口,「每次提到這我都覺得很沉重,特別沉重,一個一百多年歷史的傳統技藝,現在到這個狀態下其實還是很尷尬。」

  尷尬之處恰恰在於相聲不會滅亡,也不會特別好。郭德綱和于謙都認為,相聲好了應該是萬紫千紅,各個團體都能商演,都有自己的粉絲,但目前還是只有一個德雲社。

  出書、拍電影、做節目、付費音頻、拍Vlog……不僅是相聲,這個時代的內容形式,德雲社幾乎都嘗試過,很難定義德雲社究竟是個傳統相聲社團,還是個現代的演藝公司。

  「角兒」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德雲社也是企業管理制。」郭德綱的回答很明確,哪怕是清朝的京劇、相聲團體,也是企業管理制。藝術類院團一定要明星挑班,「角兒」的制度是亙古不變的道理。「一個劇團可能三百個演員裏,有兩百多個出色的藝術家,但挑班的『角兒』只有一人。」

  「比如梅蘭芳先生的劇團好幾百人,幾乎都是藝術家,但觀眾還是會說要去看梅先生。」郭德綱說,沒有這個中心點,一班人都不會有飯吃。

  郭德綱認為德雲社的成功在於守規矩,台上的每道關、每個環節其實都是沿襲傳統做法,不成功就因為是外行,沒有完全按照現成的路去走。

  曾有方言笑星問郭德綱,自己什麼時候能走遍全世界,「為什麼要走遍全世界?你都說了你是個方言笑星,有你一碗飯,在家裏吃好就好了,幹嘛要走遍全世界?沒活明白。」

  但他不排斥徒弟們的包袱裏有方言,比如岳雲鵬就會在相聲中穿插閩南語歌曲,模仿各地方言的「倒口」,更是在相聲裏比比皆是。「能說點方言也挺好,但把普通話全部拋棄,一個北京孩子在家裏跟瘋了似的要弄段粵語相聲,那就是不缺錢啊,大可不必。」

  下期「藝壇動靜」於七月二十一日刊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