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律政狂人》中,古美門研介(右)以毒舌、誇張的言行舉止着稱
熟悉日劇的朋友,都會被劇中融合在日常中的生活哲理所打動,作為一個重視劇集真實細節的國家,近年日本律政劇較具代表的當屬堺雅人主演的《律政狂人》(Legal High,內地譯:《勝者即是正義》),律師男角古美門研介(堺雅人飾)以得理不饒人的毒舌、誇張的言行舉止塑造了另類的經典律師形象。
比之另一部日本律政劇《冤罪律師》對於正義、職責和真相的追尋,《律政狂人》另闢蹊徑,從一個將勝利視作生命的律師角度出發,引領觀眾思考何謂正義。評判善惡的標準並非冰冷的法律條文,而是人心。古美門研介熱愛名利,是一個絕對的利己主義者,勝利、錢財和女色才是他的追求,其最得意之處在於從未有過官司敗績,在他看來,假若輸掉官司,不如變成植物。因此,當被內心充滿正義感的搭檔黛真知子(新垣結衣飾)指責自己不顧原則地爭取勝利時,他直言:「最起碼我完成了自己的工作職責。」
《律政狂人》的視角不再是為受害人伸張正義,而是以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在一場又一場古美門研介律師的上庭表演中,拋出一個問題:何謂正義?是否就是勝利的一方?律師以勝利為目的,口若懸河地打動了法官和陪審團,但真相是否就此淹沒?
古美門研介的上庭風格,可以用「胡攪蠻纏」來形容,憑藉三寸之舌打贏一個幾乎沒有理據的官司,譬如女球迷望月因在賽場爆粗口,而被剝奪觀球賽資格一事。古美門研介先說委託人有將自己的粗口結集出書的想法,如今卻因被強制帶離賽場而扭傷了腰,影響了出書計劃;他再用日本憲法駁斥對方律師,指出公民有表達的自由,加上望月的粗口得到了廣泛大眾的讚許,且未影響比賽進行;最後,古美門研介再將望月對球星的責罵比喻成母親恨鐵不成鋼的心態,達到以情感動喪母法官的目的,繼而贏得勝利。
所以說,古美門研介既懂人心,又擅製造輿論,多次扭轉不利處境,直到他遇到委託人安藤貴和,才首嘗敗績,而這次敗績是因為安藤貴和經過幾番上庭後,從尋找律師幫自己脫罪到突然承認自己是殺人兇手,究竟是何原因?這也是該劇的另一個風格,公案之外,亦有很大一部分懸疑,令每一集的單元案件變得撲朔迷離,製造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