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评论 > 正文

新民政道/推動生鮮食品貿易新增長 鞏固香港航空樞紐地位\盧曉楓

時間:2024-05-21 04:02:55來源:大公报

  清晨五時多,很多生鮮轉口貿易的從業者已經在香港機場貨運站,等待着第一批從挪威飛抵香港的冰鮮三文魚到來。不到六時,飛機着陸,半小時內,機艙的航空貨件推出卸貨平台。一眾接貨的同業,憑藉Airway Bill運單,迅速識別承載自家貨物的航空櫃。如果貨物不需要查驗,完成簡單清關手續後,貨物即可提走,進入市場。從飛機到達至提貨離開,一般不會超過一個小時。香港國際機場一直是全世界貨物處理效率最高、清關最便捷的國際機場,這是生鮮從業者的一致肯定。

  然而,因世界貿易格局變遷、內地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以及相關技術革新,香港航空樞紐地位也面臨日趨激烈的挑戰。香港要鞏固提升相關優勢,可透過先進供應鏈技術服務,將香港建設成為「生鮮食品雙循環中心」,在食品中轉貿易上實現跨越式發展。特區政府可以支持業界做好以下工作:

  一、集中力量,支援一批優質香港生鮮食品流通行業的先進企業,攻堅克難,以新質生產力作引擎,銳意革新。

  首先,政府可着力支持新型生鮮食品基礎建設(通過智慧冷鏈)和硬體設施投入升級。透過提供稅收優惠、項目補貼、融資支持等,鼓勵支持龍頭企業提升現代化加工生產設施,提高生產效率,集中開發消費端的生產體系。

  其次,促進科技生鮮加工服務體系建設。政府可支援智能加工型企業實現全鏈條一體化,從「產地」直達「餐桌」,直供超市及電商平台,拓展到社會化服務協作體系。在成品加工基礎上,再進一步以全程溯源數據整合,使消費者及時獲取產地、品類、流通環節和品牌營銷等信息,為「香港製造」品質加持。

  最後,支持內地優質農產品走出去,參與全球市場。運用好香港國際貿易中心的網絡和渠道資源,協助內地優質農產品建立出口標準化體系、接入海外分銷渠道,以香港的專業服務,助力內地農產建立品牌形象,創造品牌價值。

  二、建立完善「聯通世界,銜接內地」的食品標準化體系建設,與國際和國家認證體系雙接軌。

  特區政府可尋求與內地政府和海關合作,制定出台細分政策和指引,協助和鼓勵香港和內地進出口企業,銜接國際和國家標準,細化企業運營標準。政府可牽頭對接國際認證機構,展開技術層面交流合作,構建體系互認機制,推動批量企業認證達標。

  三、重點對接內地市場,打通國際轉口內地通路,打造香港轉口內地簡易通關平台。

  特區政府可牽頭聯繫協調本港與內地海關對接,落實國家供港貿易便利化政策,形成可操作性可執行的長效機制。提升擴闊「跨境一鎖」和「認可經濟營運商計劃」,在「跨境一鎖」體系下,加快符合資格企業供港備案和認證,為相關企業註冊備案拆牆鬆綁,逐步建立內地海關與特區食物環境衞生署互認的白名單機制,拓闊供港企業目錄。

  在放寬門檻的同時,也可以建立雙方日常監管溝通機制,消除食品安全問題隱患,形成長效化內部溝通機制,及時發現和排除各類問題,避免影響消費市場,從而最大程度保證供應平穩,解決長期困擾供港農產品「一刀切」的問題。

  香港曾經是內地凍品肉類的最主要轉口貿易港,截至2021年肉類入口數字達400億港元,但香港的轉口貿易數據從2017年高達246億港元,下跌至2021年的27億港元。2024年,香港的貨櫃碼頭吞吐量跌出世界前十位。內地對於貿易支持一以貫之,保持政策定力和前瞻性,特別是農產品和海產品的雙循環貿易一直是沿海各省市的經濟政策重點。如特區政府對於生鮮食品產業仍然缺乏系統性規劃和推動,繼失「牛肉」後,再失「三文魚」,最終幡然醒悟時,航空中轉數據已驟然下跌,亡羊補牢,殊為晚矣。(下)

  新民黨東區區議員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