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近期提出要積極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9月22日至23日在北京召開,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高質量發展的要求貫穿新型工業化全過程,把建設製造強國同發展數字經濟、產業信息化等有機結合,為中國式現代化構築強大物質技術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的重要指示為香港科技產業界帶來巨大鼓舞,為香港未來發展指明了方向。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指出,香港積極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將以科技成果轉化為抓手,推出「產學研1+計劃」,促進優質科研成果轉化為先進生產力,積極布局並努力推進包括人工智能、第三代互聯網、生物製藥、新能源科技、衛星科技等新興和未來產業,實現新型工業化。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生產力局)是香港培育新質生產力、實現新型工業化的核心促成者和推動者之一,以科技創新驅動企業提升生產力,支持業界,尤其是製造業中小企,邁向可持續發展的智能製造,全力配合特區政府支持傳統產業升級轉型,發展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布局未來產業,積極培育新質生產力,推動香港以及整個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工業化,促進香港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智慧城市。
以科技創新驅動提升生產力
過去十年間,生產力局協助業界在大灣區推動1200多個智能化項目,其中約七成項目在內地落地,以東莞和深圳為主,其餘約三成則在香港落地。項目涉及不同規模、從事製造業的大灣區企業,部分企業總部設於香港,生產基地位於大灣區不同城市。這些項目涵蓋電子、珠寶、食品、紡織、玩具、生命健康、家電、塑料、建築、鐘錶、印刷、汽車零部件等行業。
生產力局在今年7月成立香港新型工業化發展中心,還將在2024年第一季度揭幕新型工業化科技館,推廣香港和大灣區政、產、學、研各界培育新質生產力、實踐新型工業化的積極探索和成功案例,協助企業提前部署以順應全球供應鏈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的要求,推動大灣區產業鏈優化升級,在日益激烈和複雜的國際競爭中贏得未來發展主動權。
作為成立於1967年的香港法定機構,生產力局與香港和整個大灣區的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上的不同主體都緊密相關:既是香港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應用研發機構之一,在「從1到N」科研落地過程中能串聯起大學和研發機構、需要原始研發能力支撐的企業;又像是政府部門,目前擔任香港特區政府10個資助計劃的執行機構;既像內地的「事業單位」,但又能為企業提供定製化技術解決方案;既像企業一樣講求高效、務實,又不同於市場化的技術服務商,能依據企業痛點和需求做定向開發和攻關,更強調非營利性。
為促進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配合大灣區新型工業化的步伐,生產力局正考慮在現有的深圳、東莞分公司的基礎上,在廣東其他城市設立服務點。為更多港資、非港資企業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通過提供先進技術、善用香港特區政府資助和培育新型工業化人才等「一站式」創新服務支持企業,充分發揮香港「一國兩制」下聯通內地和世界的重要橋樑和雙向平台作用,將國際優質創科資源、人才和高科技企業「引進來」;同時也幫助更多內地企業通過香港「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增強發展新動能。
在各界共同歡慶國慶之際,大灣區融合發展將走出加速度。習近平總書記今年四月在廣東考察期間,賦予粵港澳大灣區成為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地、中國式現代化的引領地等定位。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作為國家經濟發展三大動力源的引領帶動作用日益凸顯;以橫琴、前海、南沙、河套為主的粵港澳大灣區重大合作平台體系框架不斷清晰完善。
助力大灣區製造業邁向高端化
香港也迎來在變局中開新局的歷史性機遇,將全面受益於中國式現代化和國際化的發展紅利。「一國兩制」賦予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獨特優勢將進一步彰顯和升級。香港研發實力雄厚,創科生態日益蓬勃,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營商環境世界前列,有健全的司法制度和知識產權保護制度,能夠匯聚海內外創新資源,為更多內地企業「走出去」拓展國際市場提供最理想的平台。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將於10月下旬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他對香港如何加速新型工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非常關心。關於新質生產力和新型工業化的關係,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教授表示,新質生產力是以科技創新為主導,為生產力增添科技內涵。以物聯網、人工智能、新材料等最新科技為驅動的新型工業化,是新質生產力的重要體現。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是香港建設成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必然選擇。
香港特區政府銳意推進新型工業化,在加強頂層設計、產業布局、基礎設施、資助計劃、創科人才庫等方面持續發力,已成功扭轉製造業佔本地生產總值比率的下降趨勢。政府聚焦吸引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與數據科學、先進製造和新能源科技等產業的優秀企業和人才落戶香港,已初見成效。
放眼未來,香港必將吸引更多海內外科技領軍企業和初創公司將智能生產線落戶香港,助力大灣區製造業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在新發展格局下,「國之所需,香港所長」將在厚植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等方面,形成更多生動實踐和經驗成果,為國家建設成為世界科技強國做出更大的貢獻。
原題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 推進新型工業化的香港探索與實踐》,小題為編者所加。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