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炒派」針對立法會選舉的干擾和破壞,已經到了明火執仗的地步,反映「攬炒派」以及外國反華勢力,鐵了心要全面對抗新選制,這不但是「軟對抗」,更是對香港國安法、對中央完善香港選舉制度的嚴重挑釁和對抗。「攬炒派」已經走上了一條與國家對立之路,不但在香港政壇不會再有任何前途,其違法行徑更必定遭到法律的追究,是一條政治上的死路。非建制人士應看清形勢,跟隨「攬炒派」的指揮棒起舞,跟着其煽動杯葛抵制投票,等如是走上他們的一條政治死路,這是生存還是毀滅的問題,應該深思。
「攬炒派」破壞選舉圖謀並非是一小撮「攬炒」分子的忽發奇想,而是外國反華勢力針對香港新選制的總策略,並非是一班「攬炒」分子的自娛自樂,而是有組織、有部署、有計劃的干擾和破壞。當中主要有五招:
第一招是許智峯的「如水計劃」。早前逃竄澳洲的立法會前議員許智峯在Facebook發文,提出所謂「如水計劃」,呼籲香港人投白票。他在帖文中指,動員在選舉中投白票是「切實可行的反抗」,又稱此舉「能撼動暴政已設下的政治劇本」,及後香港一些「攬炒」分子也紛紛轉載及評論有關文章,最終導致3人因此被捕。
對許智峯之流而言,3人因此被捕並非他所關注,他的任務不過是為外國主子拋出抵制投票的計劃,利用網絡推動、宣傳其煽動投「白票」,破壞選舉的計劃。本來,在選舉條例下香港的「攬炒派」已不敢妄動,擔心跌入法網。許智峯的「如水計劃」就是鼓勵、煽動香港「攬炒」分子,既推動他們參與其違法干預選舉計劃,也藉此進行宣傳,打響破壞選舉的第一槍。
海外勢力配合「民調」抹黑
第二招是丘文俊等一眾「攬炒」頭目,發動其支持者大搞聯署抵制投票。許智峯拋出「如水計劃」後,一眾同樣潛逃外國的「攬炒」頭目,包括前「攬炒派」區議員丘文俊、郭子健、尤漢邦、張嘉莉等隨即配合,發表所謂「呼籲杯葛香港立法會選舉聯署聲明」,稱「任何參選與呢個選舉嘅候選人同參與投票嘅人都等同贊同呢個政權嘅做法」云云,要求網民共同參與聯署抵制選舉。
這些「攬炒」頭目的所謂聯署聲明,顯然是為了配合許智峯的「如水計劃」,配合外國勢力破壞選舉行動。這些人都有一個共通點,都是已潛逃外國但又缺乏謀生能力,需要仗賴外國主子豢養。他們針對選舉的行動,背後明顯有外國勢力在操盤,利用這些「攬炒」頭目煽動香港激進支持者作爛頭蟀。
第三招,「鍾氏民調」再次操弄民意,製造「白票」氛圍。民調從來是反中亂港勢力干預選舉的主要工具,戴耀廷推出的「雷動」、「風雲」計劃以及違法「初選」,都是主要靠民調進行,其中「鍾氏民調」儼然成為其「御用民調」。在新選制下,鍾庭耀早前才表示意興闌珊,指因為缺乏資源不會再進行民調云云。但很快他又變了說法,說停止的只是地區直選的「滾動民調」,至於立選民調仍然會繼續,並且特意加入「白票」選項云云。「鍾氏民調」為什麼要停止「滾動民調」?所謂無資源只是藉口,真正原因是「滾動民調」有利於帶動選舉氣氛,讓選民更加了解選情,更加踴躍投票,「鍾氏民調」要停止「滾動民調」,不過是為了配合「攬炒派」抵制投票的主策略。至於「白票」選項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見,連「遮醜布」也不要,赤裸裸的操弄民調,製造很多人投「白票」的氛圍。
第四招是利用掛羊頭賣狗肉的「攬炒派」組織「選舉觀察計劃」,不斷對新選制潑污水。所謂「選舉觀察計劃」,是由浸會大學政治及國際關係學系比較管治及政策研究中心和「民權觀察」早前成立,表面是觀察選舉,實際居心叵測。他們的主要成員包括要求學生想像「當五星紅旗升不起來的時候……」的浸大副教授、公民黨成員陳家洛、「民權觀察」成員沈偉男、中大客席講師梁啟智、浸大兼任講師黎恩灝等。看這個陣容就知道這個組織是什麼樣的背景,無怪乎有人說「攬炒派」有太多衛星組織,代替「攬炒派」出來攻擊選舉。而其主要工作,就是不斷抹黑新選制,對於今屆立法會選舉,網上近乎每日有帖文潑污,有組織地抹黑否定新選制。
高門檻故意刁難「同路人」
第五招是迫使非建制派政黨不敢支持「同路人」,民主黨更無恥地要求尋求支持的「同路人」,填寫別有用心的問卷。近日有多名非建制候選人主動尋求民主黨支持,但民主黨卻向有關人士發出問卷要求他們作答,當中一些問題更可能觸及法律、政治底線。民主黨此舉不但是強人所難,更是別有用心。連民主黨創黨成員李華明也直指,相關問卷「唔明白點解要搞到咁複雜」,質疑做法「過火咗」,民主黨刻意令到沒有候選人通過,從而不用支持任何候選人。民主黨的所作所為,就是配合「攬炒派」的抵制杯葛、「軟對抗」,破壞選舉。對於「攬炒派」破壞立選的圖謀和行動,社會各界理應警惕。
資深評論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