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有市民即場試飲由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出產的食水。
【大公報訊】記者鄭文迪報道:水務署昨日首次在將軍澳海水化淡廠舉行開放日,向公眾介紹該廠的海水化淡設施和食水處理程序,活動吸引逾1600名市民參與。入場人士可參觀該廠的逆滲透淨化大樓、溶氣浮選過濾池及行政大樓等重要設施,了解海水轉化成食水的過程,以及如何製成符合《香港食水標準》的食水。不少市民更即場試飲由該廠出產的食水。
場內設打卡點互動遊戲
自上世紀60年代開始,國家從未間斷為香港供應東江水,東江水現時佔全港食水用量達七至八成。明年是東江水供港60周年,為加深市民對東江水供港的歷史、發展和現況的認識,感受國家一直給予香港的巨大支持和關愛,開放日特設東江水供港主題展覽,展示香港在60年代應對旱情的情況和當時東江─深圳供水工程的珍貴歷史相片,以及粵港兩地政府一直以來就保障供港東江水水質及供水量所實行的措施和努力。
場內亦設有多個打卡點和互動遊戲區,水務署吉祥物「滴惜仔」亦有現身與參觀的市民合照留念。現場所見,參觀者十分投入參與以珍惜食水為主題的互動遊戲。
將軍澳海水化淡廠第一期於去年12月22日開始供水,每日食水產量可達13.5萬立方米,佔本港食水用量約5%。海水化淡廠可以為香港提供一個不會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水資源,提升食水供應的應變能力和穩定性。
發展局常任秘書長(工務)劉俊傑昨日在開放日開幕禮致辭時表示,將軍澳海水化淡廠落成,以及透過跨地域和跨領域協作引進先進的海水淡化技術,突顯香港作為國際基建中心的成就。水務署署長黃恩諾、將軍澳海水化淡廠工程項目顧問及承建商代表一同主持開幕禮,多位立法會議員、西貢區議會議員等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