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我看三中全會/創新驅動 用好國際化優勢

時間:2024-07-25 04:02:22來源:大公报

  上圖:張澤松表示,香港在國家發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創新科技、青年培養和教育領域。下圖:香港憑藉其國際化優勢,積極發展全球創科中心。圖為香港科學園。

  「香港教育體系融合中西優勢,致力於培養全方位人才,應該而且能夠做到助力國家現代化建設。」香港城市大學協理學務副校長張澤松接受《大公報》訪問時表示,中共三中全會《決定》對香港發展意義重大,他以教育和創科為例,對此表達體會。

  「隨着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香港在創新科技領域的作用愈發重要。」張澤松說,香港擁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機構和高水平的大學,這些機構在生物科技、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張澤松指出,國際化是香港的強大優勢,香港正在積極發展成為國際創科中心,通過加強與內地和國際的科研合作,香港可以為國家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創新驅動。香港可以通過其國際化的科研環境和自由的市場機制,促進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推動經濟結構優化升級。

  他認為,香港的創新科技企業可以借助國家政策支持,進一步參與到全球科技競爭中,提升國家的科技影響力。例如城大所舉辦的HK Tech 300,最近安排了「一帶一路」的五個國家一同參與,積極推動域內國家的整體發展。

  未來如何做?張澤松表示,三中全會重視創新,重視改革,香港可以通過發展成為全球創科中心、全球國際人才培育中心和國際高校人才培育基地,以及積極推動數字教育,香港將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增添新的動力和活力。例如香港城市大學在哈薩克斯坦分校的建立,以及在數字教育大會上的積極分享,將進一步推動國家的「走出去」戰略,促進中國教育和文化的全球傳播。

  至於三中全會要求香港打造國際高端人才集聚高地。張澤松表示,這是十分富有遠見的指引。當然,香港除了廣泛吸納海內外人才,亦必須做好本地高端人才的培育。

  張澤松認為,香港致力於成為全球國際人才培育中心,通過政策引導和資源支持,香港可以進一步發揮其在青年培養方面的優勢,鼓勵更多青年投身於國家的科技創新和社會治理等關鍵領域。

  另外,香港的教育體系融合了中西方教育的優勢,特別是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方面具有獨特的優勢。通過深化與內地的教育合作,值得留意最近教聯會,亦在廣州設立辦事處推動整體大灣區的發展。香港可以幫助國家提升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現代化。

  大公報記者 吳俊宏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