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痛點反思/孫東:上中下游須協同發展

時間:2023-11-27 04:02:27來源:大公报

  圖:孫東表示,香港要加入「數字中國」的行列。

  傳統上,大家認為一個科技發達地區通常要有至少一到兩所名牌大學,但深圳過往沒有什麼名牌大學,靠什麼成為全國數一數二的創新高地呢?孫東認為,深圳靠的就是蓬勃的產業創新──華為就是一個例子。對比深圳,香港的創科發展處於「半條腿走路」的現狀:雄厚的基礎科研能力、多所大學排名在國際處於頂尖水準,但寶貴的科研成果卻在轉換為生產力的路上受到掣肘。

  當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問及香港新型工業化的痛點是什麼,孫東表示,如果把整個工業化進程分為上、中、下游,上游為基礎研究,中游為成果轉化,下游為產業應用,香港的中游和下游均不盡如人意。「所以今年提出着重於下游發展的『新興工業加速計劃』,與去年着重於中游發展的『產學研1+計劃』是一脈相承的,目的就是盡快在香港建立新型工業化的產業體系。」當今凡期望在科技領域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是換道超車的國家和地區,只有上中下游協同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科技創新才能夠加速前行。

  刮骨療毒、對症下藥,即將成立的「新興工業發展辦公室」,其三大任務聚焦支援下游:支持重點企業在港發展,協助本地製造業用科技升級轉型,以及大力扶植初創企業。過往對於香港來說比較陌生的產業,如新能源車、第三代半導體,甚至衛星製造產業,正逐步考慮落戶香港。

  成果轉化初見成效

  大公文匯全媒體記者猶記得,2021年採訪香港首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陳清泉時,他認為香港的中游成果轉化是「老大難」。孫東此次給記者透露了新訊息,「實際上這一年多來,香港在成果轉化方面,變化非常快。」2022年,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撥款100億元設立「產學研1+計劃」,用這筆錢來支持不少於100支有潛質成為初創企業的大學研發團隊,第一期是三年內成功把科研成果轉化落地,第二期是隨後兩年內把科研成果商品化。孫東指出,各高校報名十分踴躍,業界也紛紛走進校園,與大學團隊商討如何加速成果轉化的進程。

  孫東感慨,好的研究不是僅僅停留在上游,一定是與下游緊密貼合的,一定會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力,一定能改善市民的生活,而「產學研1+計劃」的重要思想就是在開始階段,便讓市場介入,故而一個好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

  孫東說,香港不能故步自封於「從0到1」,還要做「從1到10,從10到100」。「若沒有產業的發展,就不能對香港的經濟轉型起到貢獻,最終便沒有資金去支持研究的發展,抑或導致我們自己培養的理工科學生在畢業後找不到工作,那麼對香港的教育也是巨大的浪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