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迎來紅花嶺郊野公園開幕禮暨「發現紅花嶺郊野公園」遠足挑戰啟動禮,這個面積約五百三十公頃的香港新郊野公園,與深圳梧桐山形成生態廊道。紅花嶺曾紀錄了約六十種鳥類、一百種蝴蝶以及三十種哺乳動物,呈現生物多樣性和高保育價值,讓行山愛好者、觀鳥愛好者等倍感神秘與新奇,擬往沙頭角一探究竟。
歷史上,紅花嶺曾有多個名字:因春天杜鵑花嶺上盛放,紅花遍野,在清末曾被稱作紅花嶂;又因山上常有雀科及鴝鳥屬等小型鳥類出沒,故有麻雀嶺之名;紅花嶺的英文名Robin's Nest,也與鳥雀相關,Robin指鴝,名為知更鳥,Nest為鳥巢。
根據漁護署的資料,紅花嶺一帶錄得多達六百五十種動植物,當中包括灰伏翼、喜山鼠耳蝠、黃腹鼬、蛇鵰、鳳頭鷹等,以及一種稀有雀鳥品種──大草鶯,全球僅餘約二百隻,香港佔了九成。
大草鶯雖名有「大」字,但外形與麻雀相近,與嘰嘰喳喳的麻雀不同的是,大草鶯較少鳴叫與歌唱。香港鳥類學家經過多年的研究發現,只在偏遠高山出沒的大草鶯,身長約十厘米,腹部呈白色,偏愛於草地出沒。與在尼泊爾和印度出沒的大草鶯相比對,香港的大草鶯唱歌速度較快、聲調較高,背部羽毛偏啡色,而尼泊爾的大草鶯品種背部偏黑色。通過基因比對、鳴聲分析,確定分布於印度次大陸和中國華南地區的大草鶯是兩個獨立的種。因此,在二○一六年,兩地大草鶯分屬兩個獨立種,分別是中華草鶯(Chinese Grassbird)與印度草鶯(India Grassbird)。
大草鶯族群,主要居於香港的高地平原,在海拔二百至八百呎的草地和低矮竹林棲息。由於擁有高地草原的大東山、飛鵝山均已設立郊野公園,環保人士過去多年呼籲盡快在紅花嶺設立郊野公園,目的之一,就是更好地保育大草鶯及其賴以生存的高山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