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金庸文化大家談系列一/興建金庸紀念館 展示文化軟實力\張國良

時間:2024-08-09 05:01:18來源:大公报

  編者按:

  今年正值金庸誕辰100周年,香港新聞工作者聯會倡議在香港建立一個站位高、格局大、定位準、功能全、風格新的金庸紀念館,傳承創新香港在地文化,助推愛國主義教育,令香港成為推動中華優秀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樑和平台。有關倡議獲得香港社會和海內外廣泛響應和支持。《大公報》自今日起,推出「金庸文化大家談」系列,廣邀各界人士提供真知灼見,共同為建設金庸紀念館獻計獻策。

  今年正值名震江湖的「金大俠」、香港著名作家金庸先生誕辰一百周年,香港新聞聯同仁和很多有識之士都強烈希望並建議,盡快在香港興建一座站位高、格局大、定位準、功能全、風格新的金庸紀念館。金庸先生作品既是香港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世界各地了解中華文化的重要橋樑。興建金庸紀念館,全面展示金庸文化,無論對香港方興未艾的愛國主義教育,還是對中國文化從香港走向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

  習近平主席近年一再強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根脈。文化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靈魂。他特別指出,評價一個制度、一種力量是進步還是反動,重要的一點是看它對待歷史、文化的態度。金庸先生是我國新派武俠小說的傑出代表,他同古龍、梁羽生和溫瑞安等作家一起,共同推動了中國新派武俠小說的發展。金庸的新派武俠小說是新文化運動之後的又一場文學革命。他的作品早已跨越雅俗之界,具有守正創新的時代特徵。其故事情節更加曲折,歷史背景更加深遠,場景描寫更加奇巧,人物刻畫更加生動,家國情懷更加鮮明,知識含量更加豐富。他的作品不僅深受中國兩岸四地不分男女老幼不同政治傾向讀者的喜愛追捧,而且也在世界各地華人華僑以及外國讀者中廣泛傳播。據不完全統計,金庸先生的作品截至他去世那一年就已出版發行了三億多冊,根據他作品拍的影視劇超過一百部。因為今年是金庸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去年以來其作品又掀起熱銷,銷量比往年激增百分之五十五。這個銷量在近現代應該沒有哪一個作家能夠超越。縱觀整個二十世紀中國文壇,金庸武俠小說無疑樹起了一座標桿──以雅俗共賞的人物、故事、場景等,直接、頻繁而又廣泛地進入大眾生活。名動天下的金大俠影響了華人世界幾代人的價值觀念和人生理想。可以說,金庸不僅屬於香港、屬於華語文化圈,更屬於全世界熱愛中國文學、喜歡中華文化的所有讀者。金庸先生是真正的愛國者,他不僅是香港、也是我們國家乃至全球炎黃子孫中的傑出報人、優秀作家和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壇大師。

  興建金庸紀念館,首先有利於展示體現香港城市文化內涵和文化品位,增強香港文化自信。一位作家與一座城市,能夠被共同寫進時間長河裏,往往是因為二者已經相互成為不可分離的文化標識。正如狄更斯與倫敦、雨果與巴黎、老舍與北京、張愛玲與上海,以及金庸與香港。以金庸為代表的武俠小說不僅是中國文化中一種獨特的文學形式,而且也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它以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內涵,成為中國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不僅是文學的產物,更是文化的傳承和精神的寄託。這種文學形式不僅深受廣大讀者特別是青少年讀者的喜愛,還被廣泛改編為影視作品,影響了數代人的文化和審美觀念。

  通過對以金庸為代表的本土文化的展示,可以生動地展現中華文化的豐富內涵和精神內核,提升中華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同時又能進一步強化港人對民族歷史和文化價值的清晰認知、充分肯定和積極踐行,從而自覺增強對文化傳承創新、發展弘揚的責任擔當。從長遠看,金庸紀念館將成為香港的文化名片和旅遊聖地。未來可以依託這一具有豐富內涵的文化載體,發揮無限想像創新空間,打造具吸引力的旅遊路線和文創產品,以新穎和高質的文化體驗滿足中外遊客日趨多樣化的需求,使香港成為世界性中華文化符號的品牌,進一步提升香港深厚的文化藝術感染力、豐沛的文化藝術創造力、廣泛的文化藝術輻射力,以文化「軟實力」的增強,為百業振興提供「硬支撐」,推動新時代新征程「一國兩制」事業行穩致遠。

  同時,金庸紀念館可以成為香港愛國主義教育的有效基地。現在特區政府部門和民間社團都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熱情都很高,但是缺乏有效的方法和有影響的陣地。金庸先生武俠小說的底色是愛國,基調是家國情懷。金庸的武俠小說可以作為宣揚愛國主義的優秀教材。金庸先生通過郭靖之口說出了他對大俠境界的定義,那就是「俠之大者,愛國愛民」。他的諸多經典之作,打動讀者的往往不只是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也不只是一個個奇炫繽紛的武俠世界,而是蘊含其中的人性光輝、民族大義和家國情懷。這也是金庸作品能夠在海內外炎黃子孫中歷久彌新、廣為流傳的重要原因。

  第三,金庸紀念館可以成為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載體,同時築實築牢香港成為中西文化交流中心的平台。金庸的《射鵰英雄傳》和《神鵰俠侶》等不少著作,已被翻譯成多種文字,走向世界。金庸作品的有些片段還被選入各地中小學的課本,以金庸作品為題材的影視劇,多年來一直在世界各地輪番展播,受到海外觀眾的熱烈追捧,有效增強加深了海外對中華文化的了解與認識。香港歷來就是東西方文化交流的窗口,也是世界華文文化交流的中心,每年有數千萬中外遊客到訪。金庸紀念館對眾多的海內外遊客來說無疑會有極大吸引力。金庸先生的作品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了精華和營養,穿插詩詞歌賦、琴棋書畫、中華武術、中醫美食、宗教習俗和哲學思想等,堪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百科全書。

  習近平主席曾在視察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時,勉勵香港年輕一代深入了解和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香港建立金庸紀念館,是洗涮「香港文化沙漠」污名、體現香港文化自信的重要標誌。香港文化既有國學大師饒宗頤先生的「頂天立地」,又有金庸武俠小說的「鋪天蓋地」,一定能夠成為中外文化的交流中心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橋樑,為東方之珠增添文化的光芒!

作者為香港新聞聯會長、香港作家聯會監事長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