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加密資產的種類多,加密貨幣只是其中之一。
加密資產的種類繁多,並不只有代表主流加密貨幣的比特幣、以太坊等,OSL集團首席財務官胡振邦認為,香港有推動發展各種加密貨幣資產的潛力及優勢。他解釋,香港作為國際融資中心,匯聚全球資金,加上特區政府一直以多管齊下的方式,為在香港營辦的家族辦公室創造有利的營商環境,不同的投資項目皆能透過發債或發行股份在香港集資。除了發債及發行新股上市之外,企業若能在港發行證券型代幣發行(STO)集資,將會成為傳統主流集資方式以外的另一選擇。
程序自動化 減出錯風險
所謂STO,就是將傳統的有價證券,如股票、債券、基金或房地產投資信託等資產,以虛擬代幣的形式證券化發行給投資者的一種集資方式。香港是國際融資中心,STO除了為機構提供多一種集資方式外,也能增加募集資金一方的透明度。例如,某家內房企業進行集資,投資者只能從年報查閱有關內房的資產,而且機構投資者只能從國際評級機構所給予的評級對房企前景作出評估。但若以STO的方式集資,資產的擁有權會自動地以永久、安全及透明的方式記錄及保存在區塊鏈上,記載所有過往交易紀錄,以及過去和現在的資產擁有權,大大增加透明度及問責性。而且整個集資過程可以程序自動化,從而降低成本及出錯的風險。
胡振邦認為,香港要拓展STO市場特別具優勢,香港背靠內地的特點已對國際資金有很吸引力,若STO能發展成熟,日後有可能成為主流的集資模式之一。
目前STO在本港仍在初步階段,全球市場已有成功的STO融資案例。胡振邦表示,日本早已有大型券商如大和證券承銷STO,這些STO大都與酒店及物流項目相關,購買STO的投資者可享有酒店提供的各種優惠。除日本外,泰國也有機構透過STO集資,例如有電影製作公司發行STO,買入STO的投資者可享有參加首映禮的權利。
STO的相關項目範圍可以十分廣泛,香港有大量相關人才,若日後積極開拓STO市場,在虛擬資產市場上的發展將會勝過不少國家及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