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見到的文物
原本都是古人的生活用品或者裝飾品
歷經千百年
我們可以通過其觸及之前的文明
但是你見過「文物美食」嗎?
今天,為你盤點一些獨特的「新疆菜」
來一場跨越時空的饕餮盛宴
圖片來源:石榴雲新疆日報
主食類
早在幾千年前,麵條就走進了中國人的生活,可以說是最古老的主食之一。在鄯善蘇貝希遺址就曾發現一碗2400多年前的麵條。
在鄯善蘇貝希墓地曾發現的各類食物(左下:麵條)
最受全家歡迎的麵食莫過於餃子!在吐魯番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餃子,形如偃月,與史書記載頗為相同。
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餃子
旅順博物館工作人員在整理唐代吐魯番文書時,發現了5枚混入紙屑中的草編粽子。粽子採用草蔑編製而成,呈等腰三角形,5枚粽子由一根棉線穿掛一起,線的一端打有一結。
旅順博物館館藏吐魯番出土的粽子
肉食類
從遠古到今天,新疆地區居民的餐桌都未曾離開過美味的肉食。且末縣扎滾魯克墓地出土的烤羊排是串在紅柳枝上的,骨肉相連,透射着原始的韻味。
扎滾魯克墓地出土的烤羊排
清燉羊肉是做起來簡單,是新疆居民最喜愛的食物之一。1984年,洛浦縣山普拉墓地5號墓出土的三足圓木盤中就盛放有羊骨。
和田地區洛浦縣山普拉墓地出土的羊骨
羊肉的燜燒食法也較早出現在新疆大地上,從尉犁縣營盤墓地出土的盛放在木盤中羊肉之上薄如紙張的麵餅,可以聯想到現在的哈密羊肉燜餅。這道美食也稱「綿羊蓋被」,吃時羊排酥爛醇美,薄餅金黃鮮香。
營盤墓地出土的內盛放羊頭和羊肉的木盤
糕點類
寶相花紋月餅,1972年吐魯番阿斯塔那230號墓出土,以小麥粉為原料,模壓成型,烘烤製成。呈圓形,土黃色,其上的寶相花紋清晰可見。月餅製作精緻,花紋圖案搭配得錯落有致,造型新穎別緻。
寶相花紋月餅
阿斯塔那墓地還出土了許多麵食點心,以小麥粉為原料,經捏制或模壓成型,烘烤製成。表面呈土黃色,分四梭式、菊花式、梅花式等,做工精美,造型別緻。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麵食(6件)
瓜果類
因獨特的自然條件和光熱資源,長期以來新疆就以瓜果種類之多、品質之好聞名於世,獲得了瓜果之鄉的美譽。尤其吐魯番的葡萄種植歷史悠久,考古工作者在吐魯番洋海墓地、蘇貝希墓地、巴達木墓地、阿斯塔那墓地、勝金口石窟、柏孜克裏克千佛洞等地發掘到葡萄藤、葡萄乾及記載有關葡萄的文書。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葡萄
從有關考古與文獻資料來看,從這個地區出產的瓜果種類多,不光是葡萄,還有石榴、無花果、蘋果、梨、棗、沙棗、桑葚、酸梅、巴旦木、核桃、無花果、甜瓜和西瓜等,在歷史上呈現了絲綢之路百果園的景象。
吐魯番阿斯塔那墓地出土的甜瓜皮
和田地區洛浦縣山普拉墓地出土的桃核
今天的菜品怎麼樣?
資料來源:新疆是個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