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省道,被稱作「雪國公路」。沿着這條公路從新疆阿勒泰地區富蘊縣出發,銀裝素裹的阿爾泰山脈在眼前徐徐展開。
經過可可蘇裏國家濕地公園時,公園的湖面已被厚厚的積雪覆蓋。突然,一輛雪地摩讬呼嘯而過,地上迅即騰起一片茫茫雪霧。記者知道,離可可讬海滑雪場不遠了。
「以前從富蘊縣來可可讬海,只能走烏恰路,最出名的莫過於『九十九道彎』,哪像現在這麼好?」滑雪場裏人頭攢動,歡笑聲不絕於耳。廣東遊客唐子霖掀起厚厚的滑雪鏡,撣了撣身上的浮雪:「這裏硬件條件是世界級的,厚厚的粉雪,各種高難度滑道應有盡有。」
地處北緯40度至50度「黃金雪線」上的新疆,雪量大、雪期長、雪域廣、冰層厚,有着7個月的超長雪季和質地密柔的粉雪,發展冰雪旅遊和冰雪運動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過去,由於交通等因素的限制,新疆的冰雪旅遊發展緩慢。這些年,隨着交通條件的改善,新疆冰雪旅遊異軍突起,全疆上規模的滑雪場發展到近百家。
日前,隨着防疫形勢好轉,旅遊部門鉚足了勁欲大顯身手:引進賽事級造雪、壓雪設備,改造雪道、索道、接待服務中心,全面提升接待等級。
「有了冰雪旅遊專列,從烏魯木齊出發,9個小時就能到阿勒泰地區富蘊縣。」滑雪愛好者杜先生笑着告訴記者,「而且呀,全列都是卧鋪配置,舒坦!」一個月的時間,「中國雪都·阿勒泰號」冰雪旅遊專列往返累計運送旅客3萬餘人次。與此同時,570餘名雪友乘坐定製航班,從北上廣深飛抵阿勒泰,盡情享受冰雪之旅。
剛剛結束的春節假期,全疆累計接待遊客478.19萬人次,同比增長三成多,其中疆外遊客增幅明顯。
冰雪產業的快速發展,帶動了新疆餐飲、住宿、交通等多行業增長。特別是中小企業經營者,正在搶抓這難得的機遇。
在可可讬海鎮塔拉特村「馬背之家」民宿餐廳裏,客人們正伴着哈薩克族民歌《黑走馬》,津津有味地品嘗奶疙瘩、包爾薩克、熏馬腸等美食。「以前我家靠農牧為生,前些年在政府支持下重新布置自家房屋院落,搞起了民宿。」看着客人們盡興的笑顏,經營者庫麗帕熱·哈布力樂得合不攏嘴,「目前我們每年收入20萬元!」
「眼下,我們正全力推進62家酒店、民宿項目建設,推進可可蘇裏航空小鎮、G331富蘊段項目建設步伐,構建『快進慢遊』全域旅遊交通體系,歡迎更多的遊客來到我們這座邊陲小城遊玩。」富蘊縣委副書記努爾瑪娜提·哈布德勒表示。
素有「中國雪都」之稱的阿勒泰,圍繞冰雪資源有了新的計劃。「我們將緊盯建設冰雪絲路帶的產業定位,擦亮『雪都』這張冰雪旅遊名片,加快構建『一片雪花秀天下,三朵金花(雪花、水花、山花)富百姓』的產業格局。」阿勒泰地區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德麗達·那比說。
「前不久召開的第十六屆新疆冬季旅遊產業交易博覽會和自治區首屆冬季運動會吹響了加快新疆冰雪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集結號。未來,新疆冰雪產業發展要堅持三產融合發展,建成以冰雪旅遊、冰雪運動、冰雪裝備、冰雪文化為核心的全產業鏈,建設世界級、新業態集聚型滑雪旅遊度假目的地,讓資源優勢更好地轉化為產業優勢,讓冰天雪地源源不斷地變成金山銀山。」新疆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副廳長徐銳軍對產業發展滿懷信心。
資料來源:阿勒泰地區文體廣旅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