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履新首推「貝多芬計劃」
今年9月,北交官宣重磅人事:指揮家楊洋從2025-2026樂季起接任樂團音樂總監,為北交開啟藝術「煥新徵程」。20日下午的樂季發布會上,北交書記田文松現場宣讀並頒發了楊洋音樂總監、首席指揮的聘書。
作為中國指揮界領軍人物,楊洋深耕該領域25年,既是杭州愛樂樂團創始人、藝術總監兼首席指揮,還擔任中央歌劇院音樂總監與首席指揮之職,曾獲希臘迪米特裏·米特羅普洛斯國際指揮大賽冠軍(該賽事首位中國冠軍),更率團亮相德國石荷州音樂節、意大利拉維羅音樂節等國際舞台,與郎朗、馬克西姆·文格洛夫等頂尖藝術家深度合作。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鄭芳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副局長鄭芳致辭,並肯定北交貢獻。她表示,「四十八載風雨兼程,北交作為北京市屬唯一交響樂團,始終堅守初心、立足北京、服務群眾,創作演繹大量優秀作品,多次高標準完成國家級重大演出,向世界傳遞中國交響樂的聲音,為建設新時代首都文藝品牌積極助力。」
北京交響樂團新任指揮家楊洋接受聘書
履新首季,楊洋便為北交量身打造「貝多芬計劃」,計劃以6場專題演出完整呈現貝多芬9首交響曲,未來還將帶領樂團深耕維也納古典樂派作品,以精細化打磨重塑樂團音質。「我會和北交音樂家一道,以專業態度打磨每一場演出,用配得上『首都之聲』的水準回饋觀眾。」楊洋用「誠意滿滿、心意滿滿、信心滿滿」總結新樂季,並透露2025年恰逢肖斯塔科維奇誕辰120周年與逝世50周年,樂團計劃聯動全球開展致敬活動,相關紀念曲目將納入演出規劃。
四大泰鬥共演勃拉姆斯交響全集
新樂季指揮陣容堪稱「頂配」:除楊洋外,北交特別邀請吉爾伯特·瓦爾加、克勞斯·彼得·弗洛、烏爾裏希·溫德弗爾、馬庫斯·史坦茨四位歐洲指揮泰鬥。四人年齡總和達270歲,被譽為「指揮界活化石」,聯袂演繹全套勃拉姆斯交響曲。
作為德奧交響傳統的核心,勃拉姆斯四部交響曲以深邃內涵與高難度技巧成為經典,這場「大師+名團」的碰撞,將成京城樂迷年度必看亮點。中外指揮名家還將各獻「絕活」:芬蘭大師奧科·卡姆執棒西貝柳斯專場,俄羅斯指揮家瓦西裏·辛奈斯基深耕肖斯塔科維奇作品,歌劇權威米哈伊爾·耶茨獻上威爾第歌劇專場;中國指揮家俞峰、張藝聯袂打造「俄羅斯音樂之夜」,北交原藝術總監譚利華奏響經典歌劇序曲,林大葉為紀念雷斯庇基逝世90周年演繹「羅馬三部曲」,袁丁、李昊冉則分別呈現肖斯塔科維奇專場與匈牙利音樂專場,用多元曲目編織「鮮活的古典音樂發展史」。
大師新秀同台打造「黃金陣容」
器樂與歌唱陣容同樣亮眼:開幕音樂會上,意大利新銳小提琴家朱莉婭·裏蒙達將首次來華,首演雷斯庇基《格裏高利協奏曲》。這位師從謝爾蓋·哈恰圖良的青年演奏家,此前已與北捷克愛樂、讬斯卡納管弦樂團等成功合作,其音色具有溫潤的穿透力,將完美貼合這部「古典聖詠與現代技法交融」的作品。
意大利新銳小提琴家朱莉婭·裏蒙達
此外,萊昂尼達斯·卡瓦科斯、神尾真由子等國際小提琴大師,劉雲志、呂思清、陳曦等中國名家,將分別演繹柴可夫斯基、門德爾松等的經典協奏曲;闊別中國舞台多年的韓國鋼琴大師白建宇,將在閉幕音樂會上奏響莫扎特《第二十五鋼琴協奏曲》,李堅、左章、杜沛達等中國鋼琴家也將帶來保留曲目;青年古典吉他演奏家匡俊宏則以羅德裏戈《阿蘭胡埃斯協奏曲》,致敬這位西班牙作曲大師誕辰125周年。
中山公園音樂堂音樂會現場
藉力楊洋執掌中央歌劇院的「雙重身份」,北交還將與中央歌劇院開展兩場深度合作:推出威爾第歌劇經典選段專場,並在閉幕音樂會上聯合歌劇院合唱團、歌劇團,由李秀英、張亞潔、薛皓垠、宋灃潤四位歌唱家組成「黃金陣容」,共唱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中震撼人心的「歡樂頌」。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特別策劃室內樂專場,邀請柏林德意志交響樂團首席陸威、慕尼黑愛樂樂團雙簧管首席安德烈·戈迪克等名家任藝術指導,與北交音樂家共呈弦樂、銅管、木管三場演出,為樂迷帶來沉浸式細膩體驗。
「首演 + 經典」 新樂季奏 「新聲」
9月20日晚,新樂季的「第一聲」煥新奏響,北京交響樂團2025-2026 樂季開幕音樂會也由此正式開啟。本場音樂會主題為「萬象更新」,其曲目編排暗藏巧思,完美呼應 「新聲」樂季主題:上半場以雷斯庇基《格裏高利協奏曲》的中國首演啟幕,下半場以貝多芬《降E 大調第三交響曲「英雄」》「立魂」,「新穎」與「經典」的結合,既是對北交新樂季藝術理念的詮釋,也為楊洋的「貝多芬計劃」奏響先聲。
《格裏高利協奏曲》的選曲極具深意:這部 1921 年創作的作品,是雷斯庇基從天主教會格裏高利聖詠中汲取靈感,卻以 20 世紀管弦樂技法重構的 「跨界之作」。小提琴主旋律如聖詠般悠遠肅穆,樂隊配器卻暗藏現代音樂的張力,既有古典音樂的根基,又含創新表達的鋒芒。
選擇這部從未在華上演的作品作為開篇,凸顯了北交 「引介新經典」 的視野。下半場的《英雄交響曲》則是楊洋的 「匠心之選」:作為 「貝多芬計劃」 的首場演繹,這部作品不僅是浪漫主義音樂的裏程碑,更以 「打破傳統交響曲結構」 的勇氣,與北交 「煥新發展」 的追求高度契合,既是對樂團演奏功底的考驗,也成為楊洋重塑樂團聲音質地的 「首次亮相」。
演出現場,瓦格納的歌劇《黎恩濟》序曲,展現了悲壯而深沉的英雄主義精神,並表達了踏上通往自由之路的決心與意志。隨後呈現的《格裏高利協奏曲》由小提琴家朱莉婭・裏蒙達演繹。此曲由意大利作曲家奧讬裏諾•雷斯庇基創作。
樂曲伊始,沉靜而深情的素歌主題響起,旋律纖細而柔美,傳遞出樂曲內省而精神化的藝術特質。樂隊與獨奏的互動宛如中世紀唱詩班的合唱與領唱。小提琴的音色如絲綢般細膩,展現出濃郁的情感張力,宛如黑暗中的獨舞。曲中將格裏高利聖詠「復活的殉道者」旋律化用為音樂主題。小提琴則以綿長的顫音模擬人聲吟唱。
中場休息後,貝多芬《降E大調第三號交響曲》「英雄」開篇便如驚雷驟然響起,在傳遞出莊嚴肅穆的情感的同時標誌着蛻變與新生。第二樂章葬禮進行曲中大提琴的低音深沉動人,如對英雄的輓歌。第三樂章,則一掃陰霾以活潑昂揚的精神力量詮釋生命的熱忱與狂喜。第四樂章則以舞蹈性的變奏奏響勝利的凱歌。
這場「首演 + 經典」的開幕音樂會,同步21日下午也在北京藝術中心上演。不僅讓北交的「新聲」有了具象的表達,更讓京城樂迷對接下來 10個月的音樂盛宴充滿期待。
北京交響樂團2025-2026音樂季將持續至2026年7月,以23場演出覆蓋交響樂、室內樂、歌劇選段等多元形式,近百部名家名篇將陪伴京城樂迷,共赴這場為期10個月的音樂盛宴。
「23場音樂會,場場皆有新發現、新驚喜。」北京交響樂團團長李長軍認為,優秀職業樂團的核心在於科學地規劃與專業的藝術管理。他提到,音樂總監楊洋不僅能嚴格把控樂團藝術品質,更能為樂團明確藝術發展方向;而樂團在遴選音樂總監時,會綜合考量專業能力、年齡優勢及地域便利性(如居住在北京)等因素,楊洋在這些維度上均與樂團當前的發展需求高度契合。為此,李長軍向京城樂迷發出誠摯邀請:「期待與大家在音樂廳相會,共同見證北交的『新聲』綻放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