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時節,觸手可及的藍天、沃野千裏的草原、激情四射的球賽、策馬揚鞭的騎手,將愜意美好牢牢定格在若爾蓋大草原。沿着花湖濕地一路向北,穿過熱爾郎山,目之所及皆是若爾蓋的另一面,這裏除了廣闊的草原,還有高山峽谷,森林灌木,石崖景觀,以及聲名遠揚的河它溫泉。
有着「西北入川第一鎮」美譽的紅星鎮,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正在實現從傳統牧業向旅遊產業發展的華麗轉身。其中,河它村作為紅星鎮集體經濟發展的典範,以「牧旅融合」為突破口,通過整合自然生態資源與集體經濟力量,打造「溫泉+星空」的文旅綜合體,讓該村集體經濟跑出了「加速度」,村集體經濟從單一牧業向文旅產業轉型,也為當地老百姓的增收致富按下了強勁的快進鍵。
河它村地處若爾蓋草原腹地,坐擁溫泉、草甸、峽谷等天然資源,卻曾面臨產業結構單一、村民增收乏力的困境。2024年,在紅星鎮黨委政府的統籌下,河它村以「政府引導、村級自籌、市場運營」模式,投資600萬元建設了「河它溫泉太空營地」,其中財政投資400萬元,吸納了29名村民參與建設,實現務工收入60萬元。更值得一提的是,村集體自籌了200萬元,營地建成後,村民分紅收益達到了300多元。作為紅星鎮集體經濟發展的排頭兵,河它村憑藉其獨特的溫泉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成功打造了民宿旅遊營地綜合體項目。走進河它村,一棟棟充滿藏式風情的民宿錯落有致,溫泉度假酒店服務設施完善,村莊景觀風貌煥然一新,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體驗。
「真的太美了!我們從浙江過來,住在這裏的民宿,打開窗簾就是山景房,醒來一整天心情都很好,這邊泡完溫泉還可以露營,身旁就是小溪,非常舒服,遠離城市喧囂,來到詩和遠方的感覺。」浙江遊客激動地說。
據了解,河它村民宿旅遊營地綜合體項目投入運營後,集體經濟收益從原來的5萬元增長到了65萬元,實現了質的飛躍。
「我們河它村的民宿旅遊項目不僅讓我們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壯大,還帶動了周邊村民的就業和增收。現在,我們村裡有29名群眾在項目上務工,實現了收入60萬元。」河它村村民東周興奮地說。
在河它村的帶動下,紅星鎮其他村也紛紛效仿,積極投身集體經濟發展。紅星鎮農旅融合發展項目和折勿村村集體經濟配套設施項目相繼落地實施,總投資近2000萬元。這些項目的建設不僅帶動了當地群眾在家門口實現靈活就業,還大幅鞏固壯大了村集體經濟,實現了集體經濟收益的成倍增長。
「自今年6月運營以來,營地已接待遊客數千人次,帶動了周邊「牧人帳篷」賓館、騎馬點、民族服飾租賃等產業的興起,30名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月均增收3000元以上。」紅星鎮負責人介紹到。
眾行者易趨,孤舉者難起。牧旅融合不僅是產業轉型的路徑,更是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金鑰匙」。通過資源整合、機制創新與村民參與,紅星鎮將「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的雙贏。下一步,河它村將推動集體經濟向規模化、品牌化邁進,在「川甘要道·牧旅紅星」的區域定位下,為高原牧區鄉村振興註入持久動力,一幅「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圖景正徐徐展開。
曾經,地塊散、家底薄、單打獨鬥難闖市場。今天的若爾蓋,以集體經濟為筆,從「空殼村」蛻變為「富裕村」,從「摸石過河」到「特色路徑」,每一分收益增長都是「眾人拾柴」的溫度!2024年全縣農村集體總資產達5.79億元,經營性資產佔3.42億元;收益實現跨越增長!集體經濟鋪就的共富路正在若爾蓋大草原越走越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