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專家解讀/壯大製造業 中國式現代化「爬坡過坎」

時間:2025-10-27 05:03:01來源:大公报

  圖:「十五五」規劃建議把「固本升級」放在四大任務之首。圖為河北雄安一家空間科技公司的生產線。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把「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擺在戰略任務的第一條。國家製造強國建設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人民大學產業經濟教授徐佳賓在接受大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將該項內容列為「十五五」時期經濟發展的頭號任務,是中國共產黨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做出的主動戰略抉擇。他指出,中央系統前瞻產業轉型升級的着力點,堅持以「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為方向,旨在通過優化改造傳統產業撬動國民經濟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的「爬坡過坎」安裝新引擎。

  「一國物質基礎是所有經濟活動的前提保障,大國經濟更是如此。」徐佳賓表示,歷史反覆證明,脫離實體經濟者必受經濟規律的懲罰。中國能在一次次驚濤駭浪中化危為機,依仗的正是龐大而齊全製造業體系。「小國可以根據全球分工或者自身資源稟賦來支撐經濟快速發展,而中國是個十幾億人口的大國,實體經濟不僅關乎人民吃、穿、住、行的生活需求,也是應對外部遏制、保障國家發展權益的根本之策。可以說大國經濟無捷徑,根不壯則葉不茂,迫切需要以先進製造業為骨幹,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

  補原始創新短板 助高端芯片突圍

  「誠然,近年中國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發展不斷取得成就,但真正支撐經濟大局的,仍是佔比80%以上的傳統產業,這是當之無愧的『基本盤』。」徐佳賓指出,如果傳統產業不能實現升級,資源利用效率就會被拉低,產業升級無從談起。因此《建議》把「固本升級」放在四大任務之首,提出用五年時間創造十萬億元新增市場空間。他坦言,中國經濟擅長「1到100」;但「0到1」的原始創新仍是短板。「十五五」時期,在航空發動機、高端芯片、工業軟件等關鍵領域,必須補全相關的基礎試驗、數字模型、標準體系等。\大公報記者郭瀚林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