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人生如「駕」

時間:2025-11-20 13:18:00來源:大公網

張家界七星山雲海 

  我喜歡開車,已經自駕遊覽了不少旅遊景點。最遠的一次是十年前,從山西太原經大同到內蒙古烏蘭察布、包頭、鄂爾多斯、陝西榆林,再回太原,跑了幾千公裏。

  以前開車,只是覺得「手把方向、腳踏油門、一路前行」的感覺讓人心曠神怡。自從以寫人生感悟為主題的個人《公眾號》開通後,腦子裡總是時不時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與人生聯繫起來。就像開車,近段時間的車輛駕駛中,竟然從駕駛操作的「點火、換擋、加油、剎車、方向盤把控」中產生了「人生如『駕』」的感悟。

  我10月23日在個人《公眾號》刊發的《患得患失是人生前行的絆腳石》一文的結尾寫過這樣一句話:「前行的人,或許會跌倒;但停滯的人,註定無法到達遠方。」人生確實如此,前行之路是場馬拉松,比的不僅僅是耐力,更需要技巧和智慧,就像一次自駕遊——沒有固定路線,路況複雜多變,定位的導航還時不時來一句「已為您重新規劃好路線」的提醒。要想這趟旅行不拋錨、不迷路、還能欣賞沿途風景,你得成為自己最好的司機。

  點火,是內心引擎的點燃。

  駕駛的每段旅程都始於點火開關的啟動。人生同樣如此,每一次的「而今邁步從頭越」,都需要主動點燃心中的火種。這個火種就是「我要去哪裡」、「明天會更好」的自審和期盼。

  這種自審和期盼,是面對挑戰時深呼一口氣的勇氣,是跨出「舒適區」前對自己說的「我可以」。正如車輛需要內在驅動一樣,靠外力「搖把」吭哧吭哧地發動,不僅傷引擎,還耗心神,更無法依靠慣性永遠滑行,沒有內在驅動的人生也終將在原地徘徊。

  真正的起步不在於外力推力,而在於內心引擎的持續運轉——鑰匙擰到底,可靠的啟動繫統,讓你每一次的出發都充滿期待,而不是一聲嘆息。掛擋就出發,由信念催生的火光,能照亮前路,也能溫暖旅途。

  換擋,是生命節奏的調整。

  車輛有「一二三四五S」擋,還有空擋和停車擋。車輛行駛中,死扛高擋位爬長坡,結果只能是發動機嘶吼、甚至熄火,熟練的駕駛者懂得適時換擋。

  人生這輛車也配備着成長、沉澱、衝刺多個「擋位」:二十歲時掛上「奮進擋」勇闖天涯;四十歲切換「平衡擋」兼顧家庭事業;六十歲時換為「從容擋」細品人生,這是理想的擋位。

  但人生前行中,「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是常有的事。如果一路「S擋」到底,長時間在高速擋位疲於奔跑,發生「事故」是遲早的事;反之,如果永遠掛二擋,遇見緩坡就熄火,看到急彎就驚魂,結果只會是「蝸牛慢爬」,眼睜睜看着別人超車,甚至是等着別人追尾。

  真正的高手,該用一擋時絕不逞強,該換五擋時也絕不會猶豫----當感到職場事業如蝸牛、生活重複到麻木時,知道這是引擎在報警:「該換擋了!」此時,會勇敢地降入「二擋模式」,允許自己慢下來,用最小成本去嘗試新路徑;在長下坡時絕不會「空擋」滑行,因為那是失控的前奏,但會掛上「二擋」或「三擋」,利用引擎制動,讓自己休息、反思、學習一下,為下一個衝坡積蓄更強勁的扭矩。

  聽懂生命的發動機聲音,適應路況的變化,及時調整前行的策略-----當轉速過高時學會降擋休整,當動力充足時及時升擋前行,這便是換擋的技巧。

  加油,是前行能量的補充。

  再好的跑車也需要定期加油,再好的發動機,如果加的油號不對,也會積碳、抖振。

  人生道路上,也需要持續「加油」、「充電」-----信念的「油電」能讓內心保持動力;知識的「油電」能讓能力得到提升;情感的「油電」能讓運轉更加順暢;健康的「油電」能讓保障繫統穩定;每一個微小成就的「油電」能讓「獎勵積分」增加、情緒更加積極;偶爾還得來點 「清潔劑」 ,讓心靈得到凈化。

  那些總說「等油燈亮了再加」的人,往往最先停在半路。真正的智慧是建立自己的補給站——用清晨的閱讀加註智慧,用夜晚的冥想補充能量,用定期休假進站保養;書架上永遠有未讀的好書,身邊始終有可深談的摯友,日程表裡雷打不動留着健身時間。

  別等紅燈亮了才去加油,路過的每一個服務站,都是「能量」補給站。

  剎車,是保障安全的智慧。

  世界汽車拉力錦標賽、全國汽車拉力錦標賽等各類賽車比賽中,沒見過哪個冠軍是全程踩着油門完賽的。

  車輛駕駛中,看到岔路要輕點剎車,身處下坡要緩踩剎車,面對突發情況要果斷剎車。老司機開車,既會踩油門,更會踩剎車;新手開車,要麼從不踩剎車,要麼總是踩剎車,驚嚇連連。有時候,會剎車比會加油更重要。

  人生前行也是如此,感到效率下降時,要「預見性點剎」,主動給自己加點勁,讓自己喘口氣;面對重大誘惑或決策時,要「緊急制動」,強制自己「冷靜三秒」。

  這種「剎車」不是怯懦,而是留白的人生智慧-----及時暫停調整事業的航向,適時停下修復婚姻的裂痕,偶爾停駐等待落下的靈魂。那些從不懂剎車的人,終將在某個急轉彎處衝出跑道。一次可靠的剎車,明智地作出停下、觀察甚至優雅調頭的選擇,比猛踩油門一頓猛衝更能帶你走到更遠的地方。

  方向盤,是生命航向的把控。

  把好方向盤,是車輛駕駛中最精微的操作。方向盤攥得死緊,每個顛簸都會直接反饋到全身,開不了多久就身心俱疲;方向盤攥得不正,車輛會跑錯車道。真正的掌控感,來源於「虛握」----左手穩握 「轉盤」 ,把準不容逾越的道路線;右手靈活調整 「方法」,根據實際路況選擇超車或繞行。

  人生何嘗不是如此,方向盤打得再滿,也控制不了所有;留出餘地,才能迎來峰迴路轉的豁然開朗。只有既穩定把控大局,又靈活應對變化,才能在原則性問題上緊握方向不跑偏,在方法論層面小幅度調整應變化。

  人生方向盤的每次調整,都是悟性的彰顯——是選擇捷徑的泥濘,還是堅守正道的坦途;是固執己見撞向南牆,還是及時轉向另闢蹊徑,帶來的結果截然不同。

  人生如「駕」,不在於開多快、開什麼車,只要掌握好「點火、換擋、加油、剎車、方向盤把控」的技巧,並及時調整好後視鏡審視過去,清潔擋風玻璃看清未來,當發動機轟鳴的那一刻,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旅程,就會在腳下徐徐展開。(文/劉順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