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光點染,層林盡染的張家界以其「三千奇峰、八百秀水」的天然畫卷,迎來了一場跨越國界的視覺與文化盛事。11月16日,中國·張家界第三屆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在此啟幕。

開幕式上,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金磚國家影像聯盟主席李舸,湖南省政協原副主席龍國鍵,張家界市委書記劉革安,張家界市委副書記、市人民政府常務副市長鍾君,張家界市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主任田華玉等嘉賓共同見證了這一時刻。
本屆大展陣容鼎盛,由中國攝影家協會、金磚國家影像聯盟、中共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文聯與張家界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緊扣「交流共享·保護傳承」的核心理念,精心構築了一個多元、立體的影像交流生態繫統。
內容涵蓋主題展、平行展、報名展及攝影器材圖書展等逾400場展覽,並輔以中外世界遺產對話、攝影訓練營、名家講座、影友擂台賽、創作調研等繫列活動。其深層旨歸,在於通過世界遺產影像的繫統收藏、集中展示與廣泛傳播,生動「講好中國故事」,搭建無國界的影像國際交流平台,促進世界遺產保護事業的全球性對話與協同合作。
現場,來自全球58個國家、234處世界遺產的2000餘幅精選作品彙聚一堂,構成了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盛宴,使張家界成為世界遺產影像藝術交匯的焦點。
李舸在致辭中闡釋了影像藝術在承載與宣傳世界遺產、履行人類共同保護責任方面的獨特力量,並期待以此大展為重要支點,讓更多人通過鏡頭觀察並理解多元世界,也讓各國人民藉此窗口深度認知一個真實、立體的中國,共同擘畫文明交流互鑒的嶄新圖景。
劉革安在致辭中,向世界推介了張家界這份「全人類共同珍惜的自然瑰寶」。他指出,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已成為張家界以鏡頭連接世界、以影像延續文明的重要文化平台,持續為張家界加快建設世界一流旅遊目的地註入澎湃的文化動能。他誠摯邀請全球攝影家深入這片山水,親身感受並記錄其生態之美與發展活力,用鏡頭語言向世界生動講述綠色發展的「張家界實踐」。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授牌儀式,金磚國家影像聯盟與韓國寫真作家協會分別授予張家界「創作基地」牌匾,標誌着張家界在國際攝影創作版圖中的地位得到進一步鞏固與提升。
回溯歷程,為弘揚世界遺產的保護與傳承,大展主辦方已分別於2020年與2023年成功舉辦兩屆。該活動始終以影像為橋樑,融藝術性、學術性與大眾性於一體,繫統性地記錄並傳播世界遺產的多元價值,產生了深遠的社會影響。前兩屆大展累計吸引逾3萬名攝影師參與,徵集作品超7萬幅,收錄全球458處世界遺產的影像資料2480件,使張家界躍升為全球收藏世界遺產影像數量最為豐富的城市。
此外,大展還成功推動了世界遺產影像館、世界遺產影像實物檔案庫、世界遺產攝影師聯盟的建立,並促成了中意世界遺產攝影雙年展的機制化。截至目前,世界遺產影像館已累計接待觀眾超過164萬人次。「中國·張家界」世界遺產攝影大展,已毋庸置疑地成長為中國攝影界一個兼具影響力與學術高度的品牌標桿。(傅春桂 張明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