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神州风采 > 正文

在藝術的靜默中,聽見生命的吶喊

時間:2025-10-20 16:18:00來源:大公網

  初冬時節,紅楓如霞。十月靜好,銀杏如毯。一場不同尋常的藝術畫展在李自健美術館舉辦。主題醒目:「德國成功抗癌女藝術家作品特展」 ,當我捧着這份特殊邀請函時,一份沉甸甸的敬慕悲憫油然而生。

  這是一場生命藝術禮讚,一場人生新風景的揚帆。

  10月18日傍晚,湘江之濱,華燈璀璨。美術館光影色暖,美輪美奐,這場德國藝術家的獨特畫展拉開了帷幕。這是一次跨越國界、跨越不同文化背景、跨越不同語言的大愛奉獻,它架起了中德兩國人民深厚友誼的橋樑。

 

  這五位患過癌症的德國女藝術家,她們不遠萬裏來到中國,來到湖南,來到李自健美術館,展示着超乎想象的藝術風採,釋放着生命與靈魂的對話。她們抗癌的秘訣,感動世界。

  她們不畏艱難,不畏嚴寒,通過醫療手段,同時也通過對藝術熱愛的堅毅戰勝了病魔,走出了黑暗,煥發出勃勃生機,描繪了生命新的風景線。

  她們用創新的藝術形式,以繪畫、自我塑造、行為、服裝、裝置、攝影、影像和表演,打破了習俗與常規,創作了罕見的藝術作品。

  這五位德國女藝術家,她們的身份不凡,均為高級知識分子、專家學者。她們分別是加布裏埃萊·克賴肯博姆(Gabriele Kreikenbohm)女士,一位優秀的法官;

  安妮塔·尼德爾(Anita Nieder)女士,心理學碩士、交通心理學專家;

  比爾吉特·科爾巴赫-弗羅利希(Dr. Birgit Kollbach-Froehlich)博士,也是一位交通心理學專家(BDP);

  海麗耶·奧古茲(Hayriye Oguz)女士,任德國BRCA網絡協會的全國移民事務專員;

  黃梅女士,中國留德,首位獲德國法蘭克福大學藝術教育博士(1997年)的華人,於柏林市中心創立MMAE 720BaB動感冥想藝術體驗空間,顧問Hartmut Jahn 教授。

  她們是各行各業中的姣姣者,在各自的崗位上,濃墨重彩,閃閃發光,抒寫了人生傳奇的美篇。

  她們創作展出的作品有六十馀幅,這些作品表達了生命不息、堅韌不拔的精神,歷經風霜的摔打,唱響了頑強生命力之歌。

  這些獨一無二的作品有《緊擁我》《術前恐懼》《破繭有時》《疑慮》《巨寐》《風中傷痕》《康復繫列·智女的挑戰》《水畔心安》《愈翼·着陸》《渡火之徑》《凝視生命的兔子》《生生不息》《起伏》《感知你的美》《罕疾》《章魚之力》《援手》《蛻變》《女性之美》《自拍》,以及造瘺口袋時裝、攝影、行為藝術等。

  每幅每件畫作,生動細膩,栩栩如生,自然傳情,一張畫就是一個故事。從這些求生求美,會呼吸的作品裏,讓我們觸碰到大自然的色彩、心跳的脈博、靜謐的時光以及強大的內心世界。

  非常值得頌揚的是策展人和納展方的大愛踐行,在德國藝術與教育國際交流促進會主席黃梅博士的策劃組織下,順利完成了此次德國成功抗癌藝術家訪問團造訪中國,落地李自健美術館交流展出。

  還有一位了不起的青年才俊徐鑫,他是一名有策劃、有責任和有行動力的土家族。近四年來,他以民族文化品牌為準繩,先後策劃組織實施了有爆發力的活動,有「重走西遊路」,將86版《西遊記》原班人馬拉回到當年拍攝地張家界重遊;將《中西文明互鑒》繫列版畫舉薦進了中國民族博物館;

  又給上海希華館策劃並導演了紀錄片《從希臘到上海》,詮釋了張家界谷雲妹子嫁給希臘皇室,並創辦了希華館這個重要的中希文化交流平台的故事,受到了國家領導人的重視與關註,進行了跨國文化交流的生動實踐;還舉辦了「雲上觀 ——艾國山水畫展」,推廣國畫新技法,受到追捧;這次「德國成功抗癌女藝術家中國行」策劃人之一,積極參與策展和組織,有效推動了德國抗癌成功藝術家作品展。

  此外,他還創辦了藝術家訪談節目《玄木視角》,一直在默默記錄創作人背後平凡的真情故事,成為了一名優秀的少數民族藝術推廣大使。

  我們知道在黃金十月,李自健美術館是最忙碌的時段,展覽場地全部用畢,幾個大展廳,以及心靈空間,已被世界級畫家和全國著名畫家的大作布滿,而此次的「德國成功抗癌女藝術家作品特展」場地如何科學調整,如何讓大愛精神在三湘大地續寫,李自健美術館不畏困難,不惜代價地解決了諸多問題,對女性患癌藝術家以深切的關愛與推崇。作為此次活動的策展人,李自健館長胸懷如宏,果斷接納了這次不同凡響的展覽。並將咖啡茶廳及時改造,一鼓作氣調整出了一個別緻的展出空間,成就了感動天下,打動人心的高雅藝術展覽。

  著名旅居德國藝術家劉永剛先生滿懷深情地說:放眼全球美術館,能夠如此真誠而深刻地直面生命與疾病、痛苦與抗爭的展覽實屬鳳毛麟角。這背後,是策展人非凡的視野與胸懷,是對藝術本質的深刻理解,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深切關懷。正是這份擔當與勇氣,這場具有開創意義的展覽得以呈現。在我國美術館展覽史上堪稱一次「開先河」之舉,這種開創性的實踐,其影響必將深遠而持久。

  李自健美術館舉辦的這次展覽,具有現實的意義和學術價值。體現了其生命價值、藝術價值和美學價值。在這裏我們見證了生命的律動,向美而行;在這裏我們聚焦了藝術與生命的交融,藝術不是生活的裝點,而是生命價值的投影;在這裏我們邂逅了人性之光,這場畫展,綻放着生命的堅韌與磅礴。藝術不僅僅是欣賞,更是崇高精神與世界對話的方式。每一件作品都是生命重建的宣言,值得被更多人看見,也是一場與觀眾的情感交流和心靈治愈之旅。

  人們在觀展中,全神貫註地投向每一幅畫作,折射出特殊的目光,有的驚訝竊竊私語,有的靜仰許久、有的眼眶含淚、有的舉手點讚......這些場景感人肺腑,讓我不由敬畏地讚美:她們是戰勝病魔的先驅者,充滿無聲藝術的吶喊力;她們是跨越國界的大愛使者,誕生了這組心聲的作品;她們是重生的美麗神話,在生命裏長出了新芽。

  奮力前驅,唯存意志。不忘初心,自強自信。愛是無價的,愛是溫暖的,這場畫展宣告了生命的燦爛,人生博擊,大愛無疆。(作者蘇璇 繫湖南省委宣傳部原外宣辦副主任)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