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晚,在第三屆湖南旅遊發展大會舉辦之際,《四大書院話船山》文化講座在衡陽東洲島船山書院舉行。來自中國四大書院嶽麓書院、白鹿洞書院、應天書院、石鼓書院的專家學者首次齊聚船山先生故裏,圍繞船山先生、船山思想、船山學說、船山文化等話題開展分享和討論,推動「文化與旅遊」深度融合。
四大書院話船山(主辦方供圖)
王夫之(即船山先生),明末清初偉大的啟蒙思想家,湖南衡陽人。他是中國古典哲學的集大成者。船山思想是湖湘文化的精神高地,同時作為近代中國經世致用的理論基石,對近代中國和湖南崛起影響極大。在中華民族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湖湘文化宛如一顆熠熠生輝的明珠,散發著獨特而深厚的魅力。王夫之便是湖湘文化的集大成者。
作為中國唯一傳承千年仍然「活着」的學府,嶽麓書院是王夫之年輕時的求學之所。在書院求學的經歷,奠定了船山先生後來以天下為己任、知行合一的為學傾向。
「船山先生創造了一個既有深厚文化傳統、又有超前意義的思想體繫,他是上承宋代湖湘學統,下啟清代湘學源流的關鍵人物。」活動現場,湖南大學嶽麓書院國學院院長朱漢民向大家剖析了湖湘文化與船山思想的孕育傳承關繫。他認為,湖湘文化在近代造就的「中興將相,什九湖湘」之盛況,王夫之的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
「王船山當時很多想法非常膽大,非常切中要害。他認為,『篤行』最重要的就是『日積月累的社會實踐』,是靠一點一滴的實在功夫實現的。」白鹿洞書院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吳國富說,王船山提出用「篤行」驗證「實在道理」,跳出了朱陸之爭,「篤行」就是「實踐」,能夠「篤行之」的才是「實在道理」。
應天書院原院長高建立認為,近現代以來的思想執旗者,多數受到了船山思想的洗禮。「王船山做到了『實在道理』『實在良心』『實在踐行』,正是這樣的『三位一體』,使其思想對中國近現代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且深遠的影響。」
「如果說船山思想對於近代中國來說是一針強心劑,那對於當代中國來說,則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源頭活水。」石鼓書院顧問、衡陽市文聯原主席譚崇恩認為,船山著作富有的啟蒙價值、革新意義在19世紀、20世紀已經得到過歷史的檢驗,在新世紀更應該創造性地傳承好船山文化。
如何創造性地傳承船山文化?譚崇恩建議,要充分利用新媒體平台,開發互動式應用程序,利用虛擬現實(VR)和增強現實(AR)技術等多方式創新船山文化傳播;同時,多開展主題文化節會,打造文化創意產品,並現代藝術結合,讓優秀傳統文化煥發出時代的光芒。
作為船山先生的家鄉,衡陽十分註重對船山思想的研習與傳播,近年來該市多次組織船山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建立了省級重點研究基地——船山學研究基地,併發起策劃了一批文學和影視作品。
當天,活動現場還舉行了《王夫之語錄》首發儀式。該書由湖南省船山學社副社長熊考核主編,湖南出版集團策劃出版,是弘揚船山文化精神的精品力作之一。
《船山先生》開機儀式(主辦方供圖)
同時,紀錄片《船山先生》舉行了開機儀式。該紀錄片分「道統」「從祀」「民族」「啟蒙」四集,講述王船山的一生。除了深入解析王船山的哲學思想及其影響,作品還將探討王船山與故鄉衡陽的深厚聯繫。
微短劇《船山先生的朋友圈》也在活動現場進行了精彩片段的放映。該劇以王夫之為原型,通過現代視角重現船山思想在近現代傳承時發生的經典故事,為大眾打開了解王夫之的窗口。(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