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多遊客在海南三亞國際免稅城選購化妝品。\中新社
財政部、商務部、文化和旅遊部、海關總署、稅務總局近日印發《關於完善市內免稅店政策的通知》,自10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按照《市內免稅店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進行管理。
內地現有北京、上海等13家外匯商品免稅店自通知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轉型為市內免稅店,同時在廣州、成都、深圳、天津、武漢、西安、長沙和福州8個城市各設立1家市內免稅店,加上現有北京、上海、青島、大連、廈門、三亞6家市內免稅店,預計內地市內免稅店將擴容至27家。
《辦法》明確,市內免稅店的銷售對象為即將於60日內搭乘航空運輸工具或國際郵輪出境的旅客(包括但不限於中國籍旅客),採取市內提前購買,口岸離境提貨的方式,旅客在市內免稅店購物後,應當在設立於口岸出境隔離區內的免稅商品提貨點提取所購免稅商品,並一次性攜帶出境。市內免稅店鼓勵銷售國貨「潮品」,將具有自主品牌、有助於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特色產品納入經營範圍。
有助於促進國有品牌「出海」
業內人士表示,該新政的目標客群主要是出入境旅客,通過外籍旅客把國貨帶回他們的國家,有助於促進國有品牌「出海」。
中國商務部研究院學位委員會委員白明對大公報表示,新設的8家市內免稅店都位於大城市,國際航班便利,在144小時免簽政策的加持下,越來越多外籍人士來到中國旅行,市內免稅店有利於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購物需求。此外,此舉讓中國籍和外籍遊客的消費能力更多地留在中國國內,有利於拉動國內消費市場。
香港中旅社董事總經理陳瑞東表示,市內免稅店鼓勵銷售國貨「潮品」,會為遊客提供全新的購物體驗。不過香港作為國際大都市的魅力和購物選擇仍具有強大的吸引力。他建議,香港旅遊業界應通過合作共同推出更多的優惠活動和旅遊產品,還可與零售企業共同打造更加完善的旅遊購物體驗。(大公報記者朱燁、郭若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