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千年帝都 牡丹花城 > 正文

洛陽深入挖掘非遺文化資源 續寫洛陽文化自信

時間:2019-10-15 12:49:20來源:洛陽網-洛陽日報

  曲藝節演出現場

  《輝煌70年》《強國富民中國夢》《精准扶貧奔小康》……13日晚,興洛湖公園北廣場人潮湧動,說唱聲、敲鼓聲、板弦聲不絕於耳,熱鬧非凡。

  這是第十一屆河洛大鼓曲藝節暨2018—2019河洛大鼓進校園成果會演在市區主會場的演出現場。來自洛陽市的河洛大鼓藝人及部分中小學生紛紛登台,為廣大市民帶來了反映時代精神的力作。

  近年,洛陽市以活化歷史文化、傳承城市文脈為原則,加快構建文化傳承創新體系,深入挖掘非遺文化資源,讓非遺在傳承創新中煥發活力,續寫洛陽文化自信。

  河圖洛書傳說、河洛大鼓、燈綵(洛陽宮燈)、唐三彩燒製技藝……洛陽市歷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非遺資源大市,目前擁有國家級非遺8項、省級非遺58項、市級非遺135項、縣級非遺1057項,擁有國家級非遺傳承人7名、省級非遺傳承人67名、市級非遺傳承人205名、縣級非遺傳承人400多名,已建立了國家、省、市、縣四級名錄保護體系。

  在剛剛結束的河洛文化旅遊節中,洛陽海神樂、曹屯排鼓等非遺項目作為洛陽市傳統文化的傑出代表進行展演,成為傳播河洛文化的重要窗口。

  非遺文化的繁榮發展,離不開精准的保護。2017年,《洛陽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條例》出台,邁出了保護非遺的關鍵一步。通過積極申報,唐三彩燒製技藝、杜康釀酒工藝等一批項目入選國家級、省級傳統工藝振興目錄。根據《河南省傳統技藝搶救保護工程實施方案》及我市相關要求,一批非遺項目通過傳統技藝搶救工程、傳統美術搶救工程、數字化信息採集計划等保護措施,留下可以長久保存的數字資料。

  「每次到學校上剪紙課,都被學生們圍着,大家提問、練習,有很大興趣。」作為孟津剪紙的傳承人,暢楊楊常常受邀到學校講課、到各地展覽,傳承弘揚非遺文化。

  非遺傳承,關鍵在人。我市通過開展非遺文化進校園活動,積極推動非遺融入教育體系,河洛大鼓、南庄木偶戲、孟津剪紙等非遺項目受到廣大學生的歡迎。

  泥咕咕、汝陽劉毛筆、皮雕……在洛邑古城,擁有國家、省、市級20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業態。以此為依託,2018年至今,洛邑古城先後舉辦非遺歷史文化講堂約400場次,受益人數約2.3萬人次。

  保護、傳承好洛陽市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將推動洛陽市在文化繁榮興盛上奮勇爭先。下一步,洛陽市將做好河洛文化、黃河文化、大運河文化帶洛陽段的非遺文化挖掘整理和研究,積極申建「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同時,深入實施「鄉愁韻味特色村落」文化資源普查,推進建設一批「鄉愁博物館」,推動文化旅遊深度融合,將洛陽的文化名片打造得更亮麗。(洛陽日報記者 朱艷艷 通訊員 欒海寧 卞俊強 文/圖)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