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小康圓夢,文旅擔當!

時間:2021-08-23 11:50:22來源:中國旅遊報

  小康圓夢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莊嚴宣告:「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持續奮鬥,我們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在中華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文化和旅遊行業作為一支重要力量,在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文旅產業成為巴馬群眾

  開啟幸福生活的「金鑰匙」

  今年7月,文化和旅遊部向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派駐了新一批結對幫扶幹部和駐村第一書記。選派幫扶幹部和駐村第一書記是文化和旅遊部對巴馬開展定點幫扶工作的舉措之一。

  地處桂西北的巴馬,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政策、人才、規劃等多種形式的支持對巴馬開展定點幫扶,巴馬「長壽之鄉」品牌日漸響亮,文化和旅遊等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在一系列幫扶和產業發展帶動下,當地實現穩定脫貧,群眾過上小康生活。

 

巴馬風光 圖蟲創意供圖

  「文化和旅遊部給予巴馬強大的幫扶力度,包括人力、物力、財力和政策支持,推動巴馬穩定脫貧以及當地文化和旅遊產業持續健康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書記、廳長甘霖說。

  為推動巴馬高質量脫貧、高質量發展,文化和旅遊部辦公廳等10多個司局、中國國家博物館等7家部直屬單位、中國傳統文化促進會等3家社會團體先後與巴馬建立聯繫,從政策指導、發展規劃、課題研究、項目設計、資金配套、文化交流等方面,全方位助推巴馬文化和旅遊扶貧工作。其間,巴馬「瑤族祝著節」、「敬老習俗(壯族補糧敬老習俗)」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

  為加快巴馬全域旅遊發展,文化和旅遊部引進專業規劃團隊為巴馬編製鄉村旅遊點發展規劃。通過實施「青山」「藍天」「碧水」「凈土」工程,推動當地自然環境與人居環境更好融合,探索「生態與發展互動共贏」路徑。目前,巴馬正在推進賜福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康養旅遊綜合體、特色小鎮等一批高品質旅遊目的地建設,自駕車、房車、高端民宿、水療等新型旅遊業態不斷豐富,新型中高端康養旅遊逐漸培育成長,定向越野、徒步、馬拉松等精品體育旅遊賽事在當地陸續舉辦,旅遊業發展有效帶動了當地群眾增收。

  近年來,文化和旅遊部通過旅遊發展基金補助等多種方式支持巴馬旅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先後完成了儒禮桃花源服務中心、巴馬旅遊綜合服務區等建設。巴馬瑤族自治縣文化廣電體育和旅遊局黨組書記、局長黃燕飛表示,這些項目的建設,為推動巴馬旅遊扶貧、「十四五」文化和旅遊規劃編製提供了強大保障。

  由文化和旅遊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廣西壯族自治區政府共同主辦的「巴馬論壇」,從2015年12月首次舉辦以來,已成功舉辦了三屆。

  廣西壯族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對外交流合作處處長程大興說,「巴馬論壇」的舉辦,極大提高了巴馬的影響力和知名度,吸引眾多有實力的企業到巴馬及周邊地區投資發展,推動了一大批傳統醫藥健康旅遊產業項目落地。據了解,目前,已有深圳1979、招商蛇口、太平洋建設等一批重大項目落戶「深巴試驗區」,碧桂園、新發展、千裏走單騎等一批康養綜合體、民宿項目落戶巴馬賜福湖國家級旅遊度假區。

  巴馬有得天獨厚的長壽文化資源。在用好這一資源、擦亮「長壽之鄉」品牌、助力脫貧攻堅方面,文化和旅遊部派駐當地幹部下了不少工夫。

  曾在興仁村掛職擔任駐村第一書記的文化和旅遊部幹部李翔,帶領村民因地制宜發揮當地種桑養蠶特色產業優勢,將桑園和蠶房進行連片開發,把桑園觀光與桑蠶養殖合二為一,圍繞種桑養蠶開發系列文化和旅遊產品,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在產業帶動下,2020年底,全村316戶貧困戶、1303名貧困人口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如今,在文化和旅遊部幫扶支持下,「長壽巴馬 養生福地」旅遊品牌影響力日益擴大,巴馬旅遊產業正在從量向質轉型升級,從單一觀光遊向融合了大健康的康養旅遊轉變,從景區旅遊向全域旅遊發展模式轉變。

  「文化和旅遊產業逐步成為巴馬群眾增收致富、開啟幸福生活的『金鑰匙』。」黃燕飛介紹,「十三五」時期,巴馬共接待國內外遊客3092.29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消費300.64億元,很多群眾吃上了「旅遊飯」。下一步,巴馬將以加快巴馬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廣西大健康龍頭基地建設為契機,探索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之路,以建成國際長壽養生旅遊勝地為目標,把文化產業和旅遊業培育成為巴馬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中國旅遊報  鄺偉楠、雯靜)

  徽派陽家墩 旅遊人氣足

  立秋時節,走進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羅河鎮鮑店中心村陽家墩村民組,寬闊潔凈的道路兩旁,一棟棟徽派小樓錯落有致。

陽家墩村居 朱文文 攝

  「2017年以前,陽家墩僅有一條凹凸不平的小路通往外界,若是下雨天,小路全是泥。村裡環境很差,垃圾多、蒼蠅蚊蟲也多。」談起從前的陽家墩,羅河鎮黨委書記薛林華感慨萬千。

  舊貌換新顏。如今的陽家墩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遊發展,變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休閑度假勝地。「現在村裡的石板路四通八達,還建了廣場、科普館和文化館,吸引了不少遊客休閑度假。」薛林華說。

  近幾年,為激發鄉村旅遊發展活力,陽家墩積極吸引社會資本,投資田園綜合體和高空漂流項目,將陽家墩打造成景區,高標準謀劃農旅發展。

  社會資本的投入帶動了村民參與鄉村旅遊發展的積極性,鄉村旅遊發展如火如荼。「多年前,我在寧波的一次高空作業中失足摔下,一條腿截肢,另一條腿裝了假肢,失去了收入來源,只能依靠低保維持生活。」陽家墩村民陽建峰說,村裡開始發展旅遊後,他就開了一家便利店,「遊客越來越多,生意不錯,一年能收入三四萬元,我還添置了新家電和電動輪椅。」

  「現在村子已成為A級景區,直通山頂的棧道、穿梭湖面的水上快艇以及高空漂流、彩虹滑道等旅遊項目深受遊客歡迎。」陽家墩村民張順說。

  隨着遊客越來越多,陽家墩的土特產銷量不斷提高,有效帶動村民增收致富。「來這裏玩的遊客很喜歡我們的土特產,葛粉、竹筍、土雞蛋、山楂、枸杞、龍爪蘭等土特產都不夠遊客買的。」陽家墩村民陽建平說。

  與此同時,陽家墩鼓勵農戶將閑置農房整體或者部分使用權入股,與村集體、經營主體合作開發經營,發展民宿產業。這吸引不少在外打工的村民回鄉創業,將自家閑置的房屋進行改造升級,發展民宿與餐飲業。

  2019年初,陽家墩村民陽家成回到家鄉,開始經營民宿。「那時,民宿對村民來說是一個新名詞,大家都質疑我的選擇。這兩年,隨着鄉村旅遊發展火熱,遊客越來越多,民宿深受喜歡,節假日經常一房難求。開業第二年,本金就賺回來了。」陽家成說。

  如今,陽家墩已擁有5家民宿,可同時接待近40個家庭入住。民宿產業的蓬勃發展讓村民的生活越來越好。

  薛林華介紹,去年8月,陽家墩通過了國家3A級旅遊景區景觀質量專家評審。景區自去年五一假期對外營業以來,共接待遊客35萬餘人次,實現各類旅遊收入1205萬余元,解決當地農民就業147人,農民參與開辦民宿、農家樂16家,去年戶均年增收2萬余元。下一步,陽家墩將立足生態資源,進一步拓展景區覆蓋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競爭優勢,持續提高村民收入。(中國旅遊報 朱文文)

  烽火台小鎮裏的桃園風光

  8月的烏魯木齊市南山腳下,陽光明媚,涼風習習。位於這裏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二師西山農牧場2連(烽火台小鎮)吸引不少自駕遊客入園採摘桃子。

 

烽火台小鎮 劉菁波 攝

  西山農牧場2連位於從烏魯木齊市去往南山西白楊溝、菊花台景區的沿途,因附近有一處唐代的烽燧遺址,也稱烽火台小鎮。近年來,2連利用地理位置等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出果蔬採摘遊、研學親子遊、農家樂、牧家樂等,吸引遊客採摘果蔬,到農家樂品嘗農家美食。去年,2連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

  10餘年前,西山農牧場2連最大的產業是土豆種植。「過去家家種土豆,地裏刨食每畝收入3000多元,不如出去打工賺錢多。」於是,「兵團二代」張建紅去了城裡一家酒店上班,每月工資2000元。

  2009年,西山農牧場開始鼓勵種植戶種植果樹、經營大棚,發展果蔬採摘。在酒店工作了3年多的張建紅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有了新想法。「2連的地理位置好,過往遊客多,可以把果蔬賣給遊客。」張建紅辭去了城裡的工作,回到二連種起桃子。

  種桃子能掙錢嗎?這是2連很多人心裏的疑問。最開始,大家都不敢嘗試,張建紅心裏也沒譜,只能摸着石頭過河。

  2012年,張建紅家的桃子豐收了,很快就能賣完。桃子不夠賣,張建紅乾脆把家裡的30畝地全拿出來種上了桃子,搞起了「旅遊+採摘」。「以前單賣桃子,一公斤桃子賣8元,賺的都是辛苦錢。搞起『旅遊+採摘』後,價格至少翻了一倍。」張建紅說,以前一畝地的毛收入是5000元到6000元,現在漲到了1萬元左右。

  看到張建紅種桃子賺了錢,其他種植戶也都跟着種起來。目前2連有45戶種植戶專門種桃子,桃園面積1782畝,桃子的品種達30多種。不少種植戶還種了大棚草莓、聖女果、茄子、辣子等,推出反季節的採摘體驗,開展起「旅遊+採摘」、研學親子、農事體驗等特色活動。

  2018年,2連成立了英格爾蟠桃特色生態種植專業合作社,張建紅成為合作社的理事,帶着大家一起賣桃子。現在,他還有了新想法——把農家樂、民宿搞起來。

  了解環境、衛生等相關標準後,張建紅計劃開辦自家的農家樂和民宿。「到時,城裡的朋友到了2連就像到了家裡一樣。我們還可以接待更多遊客,讓大家在南山腳下感受美麗的桃園風光,種植戶就有更多的增收途徑了。」

  西山農牧場黨委常委、副政委靳予聰說,西山農牧場高度重視旅遊業發展,2連將對唐代烽火台遺跡、小土豆農莊農事體驗採摘、桃花源蟠桃採摘、天潤烽火台絲路雲端牧場、「花年一舍」多肉植物觀光大棚、逐鹿田園梅花鹿生態養殖觀光等項目進行有機結合,推出集休閑觀光、文化旅遊、科普教育、果蔬採摘、特色餐飲等於一體的一日遊精品線路。同時,繼續推進鄉村民宿建設,引入果蔬特色產品精加工技術,推出豐富的旅遊產品,進一步把2連烽火台小鎮打造為烏魯木齊城郊的旅遊特色小鎮。(中國旅遊報 王思超)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