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譜寫樂音/葉浩堃:打破常規 尋找自我藝術表達

時間:2021-08-13 08:56:58來源:

圖:香港作曲家葉浩堃獲第15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音樂)/ 圖片:受訪者提供

  香港青年作曲家葉浩堃(Austin Yip),以其多樣化、頗具創新性的音樂作品,活躍於本地音樂界,同時更受到國際音樂界的關注,其作品經常於世界各地演出,對香港的現代音樂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獲得第15屆香港藝術發展獎「藝術新秀獎」(音樂)的他,正在音樂創作的道路上繼續探索,以不同的音樂形式、以及音樂與影像結合的形式等,譜寫出色樂音。

  訪問當日,記者對他得獎表示祝賀,Austin笑言這是「幸運」之事:「在音樂作曲領域,比較多年輕人有機會嶄露頭角。如果是電影領域,有的人可能到40歲才拍第一部電影,那時已不適合稱為『新秀』了。」

  駐村之行如「神奇的秋天」

  以十足的好奇心,Austin愛在作曲中探索不同可能,也無懼打破常規,近年亦將部分作品以音樂與影像結合的形式呈現。近期作品有為古鍵琴、電子音樂及影像創作的《城市脈搏》,為單簧管、小提琴、大提琴及鋼琴創作的《官塘記事》,電子音樂舞蹈電影《〈夜芭蕾〉計劃:尤麗黛絲》等。

  無疑,不同的生活體驗,能夠為創作者的創作帶來更多養分。2019年,他成為香港唯一一位獲得麥道爾藝術村獎學金(MacDowell Colony Fellowship)的藝術家,並遠赴美國東部小鎮彼得伯勒,在這個全球盛名的藝術組織展開為期兩周的駐村之行。他將這次的經歷形容為一個「神奇的秋天」:在約兩星期的日子裏,來自7個界別的藝術家於早晚用膳時交流藝術心得,其餘時間就在各自的工作室創作。

  「我遇到了一位研究雕塑頭髮的藝術家、一位百老匯音樂劇作家、一位在中美洲做綠化建築的建築師……在晚飯後的分享時間裏,我聽他們談及各自的創作與看法。而我與他們分享的,便是廣東話音樂創作。」

  此前,他的廣東話音樂作品多是歌曲形式,曾由本地合唱團演出。駐村時Austin開啟了新的項目──由自己作曲、作詞的個人首部廣東話室內歌劇作品。「創作這部作品的初衷,是紀念當時去世、與我同住多年的患腦退化症的外婆。外婆患腦退化症後,幾乎認不出我,有時也會講些奇幻的故事。我將那些故事寫成了歌詞。」作品當中一個小提琴獨奏樂章《思緒之內》已透過視頻發表,而整部時長約1小時的歌劇正在籌備,預計明年於香港上演。

  個人首部歌劇明年上演

  從事作曲十餘年,Austin愈來愈注重和表演者之間形成理解和默契,並感恩遇到的表演者,比如曾演奏其作品的香港管弦樂團,以及同樣活躍於香港的小提琴家嚴天成(Patrick Yim)等。2020年初,Austin為擴音小提琴及電子創作的《萬裏》,出現在嚴天成的個人專輯《Memory》中,別具意義。「我們為香港歷史博物館做這個關於絲綢之路的創作,開啟了合作關系。對作曲家來說,最感恩是找到理解你作品的人,然後合作無間。」Austin說。

  時光帶給他的,不只是豐富的生活體驗,更是心態上的轉變。3年前在接受大公報記者訪問時,Austin曾說「沒有人在意我們(現代音樂作曲人)」,所以要抓住一切時機落力「推銷」自己。如今,他仍然很直接地說道:「現在還是沒有太多人在意我們,不過這倒沒什麼不好。我也希望更多人接觸現代音樂,即使大家的喜好是主觀的,但得先聽到才可決定喜不喜歡,所以越多人知道越好。」至於「推銷」自己,他告訴記者,現在的自己更加坦然,「把喜歡的事做好,機會會隨之而來。」(大公報記者 管樂、李亞清)

  編者註:葉浩堃生於香港,其音樂作品多樣化,重要作品有《破繭》、《萬裏》和《古都》等,現為香港浸會大學音樂系講師。葉浩堃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主修聲樂畢業後,於香港大學在陳錦標指導下獲取哲學碩士(作曲)及哲學博士(作曲)學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