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第五屆特色文化產業高峰論壇在湖南懷化舉辦

時間:2020-10-22 13:21:08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在第七個國家扶貧日, 「2020告別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出發」第五屆特色文化產業高峰論壇在湖南懷化召開。來自特色文化產業聯盟、教育部非遺(文創)聯盟與工業設計專業教學指導分委員等單位的80多位專家和十八洞村等基層代表齊聚在此,共同探討交流脫貧攻堅與特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

懷化市市長雷紹業致辭(主辦方供圖)

  開幕式上,懷化市市長雷紹業介紹,懷化歷史悠久,人文薈萃,豐富的各類特色文化資源,已經成為一張亮麗的名片,成為懷化轉型發展、對外開放的新支撐、新動能。希望參加此次高峰論壇專家學者暢所欲言,為推動懷化文化產業持續健康發展獻計出力,懷化將以這次論壇為新的起點,乘勢而上,充分挖掘特色文化資源,做強做大做優地區文化產業。

  懷化作為武陵山片區脫貧攻堅的主戰場,長期以來與湖南大學保持着深度合作。湖南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汪衛斌在開幕式上介紹了學校定點扶貧的實踐經驗,並強調要集聚和發揮高校學科優勢,聯手打造高校非遺(文創)扶貧新品牌,推動建立貧困地區非遺傳承與創新平台,共同為決勝脫貧攻堅、服務鄉村振興做出新的貢獻。

  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在視頻發言中談到,中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非常重要的標誌就是告別貧困。中國實現脫貧攻堅,不僅是中國人民創造出來的偉大事業,也是中國人民對整個人類社會發展作出的重要貢獻。

  在陳文玲看來,在脫貧攻堅事業進程中,文化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幾千年文化浸潤之中所形成的包括家國情懷、天人合一、勤儉節約、量入為出、兼收並蓄等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推動了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繁榮發展。中國力量的背後實則是深厚的文化力量,「四個自信」的根基歸根到底是文化自信。這些年來,國家扶貧事業的發展進程,其中也有通過中國寶貴的文化資源創造市場、創造價值、創造財富的過程。尤其對于很多農村而言,這些地方擁有豐富的鄉村特色文化,一部分貧困村就是通過文化復興、文化挖掘、文化傳承與文化創新發展走出了貧困,變成了若干個美麗鄉村與特色旅遊小鎮。「我們要把振興中國傳統文化、創造新時代文化和扶貧工作結合起來,這將會產生非常大的爆發力。更重要的是,中國博大精深的文化,是中國脫離精神貧困的強大力量源泉。」

汪衛斌副校長致辭(主辦方供圖)

  著名經濟學家、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原副秘書長范恆山教授則從當前脫貧攻堅實效、后續扶貧工作推進及文化在改變貧困地區發展中的突出作用等三方面切入,並進行前瞻研判。

  范恆山教授談到,這些年全國上上下下都在努力打贏脫貧攻堅戰,我們通過走村串戶,摸清底數,建檔立卡,制定規劃,明確目標,建立中央統籌機制,出台產業扶貧、易地搬遷等相應舉措來解決脫貧問題。當前,我國的脫貧攻堅事業取得重大成就,從2012年至2019年的短短7年內,中國的貧困人口減少了9000多萬人,貧困發生率從10.2%降至0.6%。同時,我國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完成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規定的「在2015年前,將極端貧困人口數量減半」的國家。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中國的扶貧成績為世界所矚目,被全世界所稱道。

  今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收官之年,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的完成,並不意味我們扶貧攻堅、推進貧困地區發展的任務已經完成。脫貧攻堅的任務是階段性的,隨着社會經濟的發展,還會出現一些收入相對較低的人群。所以,不斷提高相對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解決部分人的相對貧困問題,仍將是我們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所要面臨的重要任務。

  范恆山教授認為,文化既是發展的條件,也是發展的手段。在下一步解決相對貧困問題、推進相對貧困人口進一步發展、最終實現共同富裕的過程中,文化與文化產業都將始終扮演重要角色。與此同時,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我們也需要注意幾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注意結合實際,充分挖掘當地的文化資源,注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現代文化元素的培育,進一步拓展豐富多彩的文化產業;

  第二,文化產業應該與生態產業、旅遊產業、美麗鄉村等產業有機融合,這些都將為文化的發展開闢一些新的天地;

  第三,文化發展要借助一些載體從而實現做大做強,比如將文化發展融入到特色小鎮的建設之中。所有的特色小鎮都需要文化做支撐,怎樣把文化聚力到特色小鎮之中,同時把它上升到一個多元的、附加值高的文化產業門類,這一點需要借助好田園綜合體、園區建設等相關的載體;第四,文化還應該與新科技進行有機結合,用數字技術、數字創意等為文化產業的發展賦能,這樣不僅能夠開闢一些新型文化產業門類,也能大大提高產業附加值,同時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會議現場(主辦方供圖)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導、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熊澄宇在「關于文旅融合的若干思考」的主題發言中表示,文旅融合的維度涉及可視可觸的物質符號體系、可知可感的精神價值體系、規範行為的社會制度體系、地域特徵的綜合文化形態、科學生產力與文化生產力等;文旅融合的評估則可概括為「三生有幸」,具體包括生產、生活、生態等三個層面。

  中共中央黨校教授、博導范玉剛表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不僅是物質上的脫貧,更是一種文化意義和精神價值的成長,是中華文明躍升中的里程碑。它貢獻給世界的不僅是貧困人口如何脫貧的「中國方案」,更是一種精神文明意義上對個人自由發展的引導和意義感的提升,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創造和精神風貌,對于全球治理特別是世界人民團結起來戰勝新冠疫情,重構世界文明秩序有着不可盡述的價值。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博導范建華在關于「鞏固精准扶貧成果,走反貧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演講中談到,如何有效鞏固脫貧成果,維持反貧困工作的可持續性,將成為后脫貧時代面臨的重要任務和挑戰。后脫貧時代,要堅持鄉村振興戰略與反貧困相結合,將扶持與鄉村產業振興相結合,人才幫扶與鄉村人才振興相結合,大力發展鄉村特色文化產業,實現反貧困可持續發展。這其中包括合理開發自然生態資源,打造鄉村休閑(生態)旅遊產業與大健康產業;充分利用民族民間手工技藝,打造鄉村特色工藝產業;科學利用民族文化資源、歷史文化資源、傳統村落等物質文化遺產資源,打造以民族風情村、歷史文化名鎮(村)等為旅遊產品的鄉村文化旅遊產業與旅遊演藝產業等。

  圍繞「新時代文化和旅遊融合的內涵建構與模式創新」,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教授、博導傅才武強調,文旅融合的新業態,要注意打造好由物質形態文化空間與在地歷史人文遺產、現代生活場景構建的富含象徵意義系統的有機組成的文化空間。

  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院長季鐵則以「為地域振興而設計」為題,分享其對于設計扶貧的探索經驗,「從精准扶貧到鄉村振興,我們最大的感悟是需要堅持『在地、在場、在線』。「所謂的「在地」是指因地制宜,發現每一塊土地的「風景」,從「人文、物語、社區」等不同的角度理解地方自然、生態LOCAL 與文化資源,搭建鄉村振興知識平台;「在場」是指身體力行,以設計的力量驅動地域再生的內生動力,有效聯結內外部資源,形成互動賦能、融合創新的文化、產業和公共服務體系;「在線」是指民心相通,以數字化、智能化的方式創造更多共享與對話的機遇,在互學互鑒的過程中構建全球化的市場與文化傳播體系。

《小康賦文集》現場簽約儀式(主辦方供圖)

  在上午的活動中,針對「告別貧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再出發」這一討論主題,原中組部幹部局局長、西促會專業委員會副主席劉曄華,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副主任曹三省,上海交通大學媒體與傳播學院教授李康化,十八洞村代表隆吉龍,貴州省文旅廳市場處處長丁鳳鳴,湖北美術學院副院長程智力,陝西省社科院文化與歷史研究所所長王長壽等數位嘉賓,分別結合各自工作實踐與經驗,圍繞脫貧攻堅的經驗、文化扶貧以及設計在文化產業中的角色等內容進行深入的探討,並提出諸多具有前瞻性的觀點。

  下午,活動同期舉辦了優秀論文分論壇、設計非遺線上分論壇、告別貧困奔小康經驗交流分論壇。其間,專家學者們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對《由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脫貧村空間再生產研究》、《后疫情時代文旅產業升級與突圍》等優秀論文進行點評;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副教授張朵朵以《為發展而設計:能力方法視角下的鄉村手工藝振興》為題,以湖南大學「花瑤花」非遺扶貧項目為例,分析了設計創新激發手工藝人能動性,賦權於當地人的過程。

  閉幕式上,在原文化部產業司巡視員施俊玲的主持下,中國傳媒大學協同創新中心教授、博導齊勇鋒對此次大會作了總結發言,中國人民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研究所所長金元浦宣讀中華小康鼎倡議書,倡導全球華人攜手同圓「千年小康夢」,共鑄「中華小康鼎」。此外,現場還舉辦了國家線裝書局出版小康賦文集簽約儀式等活動。

考察中國侗錦傳承基地(主辦方供圖)

  值得一提的是,作為本次活動的重要考察板塊,與會嘉賓一同走訪了通道縣牙屯堡鎮文坡村、坪坦鄉皇都村,考察中國侗錦傳承基地和「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基地。據悉,「新通道」設計與社會創新項目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和湖南省工業設計創新平台牽頭組織實施,主要致力於傳承、挖掘侗文化內涵,豐富侗族地區旅遊業內涵,提升旅遊發展的可持續性。

  本次活動由中國傳媒大學、湖南大學、湖南省懷化市經濟開發區、中國民族節慶委員會等單位共同發起舉辦。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