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現場(大公網 攝
開封文化獎章是開封市人民政府授予文化傑出人才的最高榮譽。2019年1月11日,活動評委會召開評審會,對21位提名人選進行評審。網上投票結果提交評委會作為評審參考。根據評審結果,並報開封市建設國際文化旅遊名城指揮部研究一致同意,王少卿等10人被確定為第二屆開封文化獎章獲得者。2019年3月,開封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頒發第二屆開封文化獎章的決定》。
人如牡丹真國色,畫有天香動古城,王少卿將全部生命都交付給了水墨丹青,為開封工藝美術奉獻了一生,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他為汴綉藝術的傳承屢建功勳,他留下的藝術瑰寶和對藝術的執著精神將會永恆。
楊寶璋是中國相聲界年齡最長者、河南相聲活的教科書,他把玩相聲的苦樂年華,談笑人間的世情百態,為中原大地相聲藝術的傳承與發展作出了歷史性貢獻。
劉震雖已年過七旬,但一舉手一投足,「中華鼓王」氣概非凡,颯爽英姿不減當年,他把盤鼓打成了震撼天地的華彩樂章,打出了開封,打出了國門。
豆蔻之年,田愛雲與二夾弦結緣,65年弦歌未斷,大象無形,賡續絕唱是她崇高的精神,大音希聲,古城戲曲史記下了她藝術的新篇。
淘漉中華文明中的汴京元素,燭照「開封學」中的奧秘深邃,程民生的一部部著述,是開封走向世界的一張張名片,更是這座城市對歷史的貢獻、對文化的自信。
當《舌尖上的中國》走向世界,孫潤田為之添上了開封味道,得益于孫潤田的不斷努力,開封一千年來的飲食文化經典,傳揚在中國,風靡于世界。
屈春山已經創作了30多部文學專著,道不盡《汴梁舊事》,述不完《宋都風情》,《爛漫秋花勝似春》《菊城賦》中頌菊魂,電視劇、紀實文學《焦裕祿》獲國家大獎,筆下人物李公濤終成「文化愚公」,作為黨的宣傳工作者和文學愛好者,他把宣傳、弘揚、傳承焦裕祿精神作為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朱巧雲從藝60年來,主演過幾十部戲曲,獲得了第13屆中國戲曲梅花獎,幾十年唱念做打勞作苦,為的是桃李滿園事業甜。
宋喜信的每一段履歷,都鏈接着古城開封的復興,在「古」與「新」中思接千載,在「開」與「封」之間相生相融,古稀之年仍在破解古塔千古之謎,力推繁塔申遺,他初心不改,只為這座古城的文化之光更加璀璨。
張玉發與開封城,與開封菊花,結半生緣,37年,他出現在開封菊花走向世界的每一個節點,推介菊花,他不遺余力,著書立說,他如數家珍,開封菊花甲天下,一城花開時,他在叢中笑。
頒獎典禮晚會由「納古·呈新」「守藝·揚善」「興史·鑄魂」三個篇章構成,內容包括第二屆開封文化獎章獲得者風采展示,文藝表演童聲合唱《夜空中最亮的星》、舞蹈《菊韻》、少兒舞蹈《抬花轎》、創意戲曲《梨園情》、舞蹈《鼓戀》、歌舞《不忘初心》,市領導為第二屆開封文化獎章獲得者頒獎等。
開封市委常務副秘書長,市人大常委會、市政府、市政協秘書長,市委各部委、市直各單位、各駐汴單位、大專院校主要負責同志,文化獎章評審顧問,部分首屆開封文化獎章獲得者,部分第二屆開封文化獎章提名者、道德模範代表,大專院校師生代表,全市宣傳思想文化戰線各有關單位代表,中央駐豫、省、市各新聞單位記者等500餘人參加頒獎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