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旅資訊 > 正文

西漢帝陵及唐帝陵被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

時間:2019-05-10 14:22:38來源:

  【大公網旅遊訊】(李陽波)文物遺存大省陝西有望再添世界文化遺產。記者10日從陝西省文物局獲悉,國家文物局近日就陝西省文物局上報的《關於將漢唐帝陵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的請示》正式作出批覆,同意將西漢帝陵、唐帝陵分別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據悉,目前陝西共有世界文化遺產3處。相關專家表示,入列預備名單也標誌着西漢和唐帝陵距世界文化遺產又近了一步,未來各方還需更加努力,維護好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為最終的申遺成功奠定基礎。

  漢唐帝陵是最有代表性的文化遺產

  歷史上有周、秦、漢、唐等13個王朝在陝西建都,在「事死如事生」的古代社會,帝王陵墓不僅反映了當時的最高喪葬禮儀,也從一個側面構成了統治者社會歷史活動的縮影。迄今為止,陝西經確認或初步確認的古代帝王陵墓共65處,其中尤以西漢十一陵和唐十八陵蜚聲中外。

  漢陽陵是迄今發現的保存最為完整的漢代帝陵陵園。(受訪者供圖)

  西漢十一陵分布兩地。一為漢長安城北至西北的咸陽原陵區,東西橫亙約40公里,排列有9座帝陵,自西而東依次為武帝茂陵、昭帝平陵、成帝延陵、平帝康陵、元帝渭陵、哀帝義陵、惠帝安陵、高祖長陵和景帝陽陵。另一為長安城東南陵區,分別有文帝霸陵和宣帝杜陵。諸陵中,除霸陵「因山為陵」外,其餘均積土為塚,封土高大,呈覆斗形。帝陵附近皆辟有寢園、陵廟以及從葬坑,或設有陵邑等。特別是陪葬茂陵的霍去病墓,其仿祁連山形而築,上豎花崗岩巨石,布置「馬踏匈奴」等石雕群像,突出表現和概括了霍去病的戰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成組石刻珍品。

  唐高宗和女皇武則天合葬陵乾陵。(李陽波 攝

  唐十八陵則分布於陝西渭北六縣,由西向東依次為高宗和武則天乾陵、僖宗靖陵、肅宗建陵、太宗昭陵、宣宗貞陵、德宗崇陵、敬宗莊陵、武宗端陵、高祖獻陵、懿宗簡陵、代宗元陵、文宗章陵、中宗定陵、順宗豐陵、睿宗橋陵、憲宗景陵、穆宗光陵和玄宗泰陵。其中除獻、莊、端、靖陵積土為塚外,其餘均依山為陵。這種背倚山原,面臨平川,涵蓋京都的設計思想,體現了李唐帝國的文治武功和博大氣勢。除了眾多的陪葬墓,唐帝陵同樣擁有眾多的石刻,其中昭陵六駿、獻陵石虎、乾陵無字碑和翁仲等,雕刻精湛,高大雄偉,既繼承發展了漢魏雕刻傳統,又汲取了外域的藝術因素,堪稱古代石雕藝術史上的瑰寶。

  漢唐帝陵是陝西文化遺產保護當中最有代表性的遺產,20世紀以來,隨着考古調查和搶救發掘工作的展開,以及一批帝陵博物館和保護機構的相繼建立,陝西帝王陵的保護與研究,也邁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切實維護好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

  國家文物局在批覆中要求陝西省文物局指導並督促地方人民政府,應加強西漢帝陵、唐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基礎研究。繼續推進考古研究,充分挖掘遺產突出普遍價值,深化比較分析,強化真實性、完整性論證,為準確選擇並充分論證適用標準提供有力支撐。在此基礎上確定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選點標準和邏輯,根據各帝陵的價值和保存狀況,科學遴選申報對象,編製申遺文本,完善相關圖紙。同時,加強西漢帝陵、唐帝陵保護管理和展示工作。根據保護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建立並強化跨地區協調機制,完善相關法規、規劃,健全保護管理機構,編製遺產保護管理總體規劃,加強安全防護,切實提升西漢帝陵和唐帝陵兩處遺產的整體保護管理水平,維護好遺產的真實性和完整性。在做好日常維護的基礎上,開展必要的修繕和展示工程,統籌規劃各帝陵的遺產展示和闡釋。

  國家文物局亦希望陝西省積極營造西漢帝陵、唐帝陵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良好環境氛圍。積極建立與各利益相關群體的聯繫與互動,擴大社會參與,爭取廣泛支持,妥善處理遺產保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和居民生產生活的關係,為進一步做好遺產保護管理和申遺工作奠定扎實工作基礎。

  據了解,陝西歷史悠久文物遺存豐富,目前全省共有不可移動文物49058處。其中世界文化遺產3處9個點,包括:長城(銅川、渭南、延安、榆林、韓城)、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絲綢之路:長安—天山廊道的路網7個點(漢長安城未央宮遺址、唐長安城大明宮遺址、大雁塔、小雁塔、興教寺塔、彬縣大佛寺石窟、城固張騫墓)。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