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湖南 > 正文

常德是個好地方丨村頭有萬畝示範田,家門口有「零工驛站」

時間:2024-11-27 10:15:25來源:大公網

  冬日漸深,晚稻收割後的大地散發著濃濃的草木清香。在常德市鼎城區謝家鋪鎮港中坪村,穀粒歸倉,農用機械卸下勞作,停放在車棚裏,但種糧大戶戴宏和村民們並沒有閑下來。

  為高標準農田整治做準備,在「零工驛站」服務村民……「常德是個好地方」——全國網絡媒體「湖南e周」主題宣傳活動媒體團在港中坪村所看所感的,是一幅煥發蓬勃生機的鄉村振興圖景。

  萬畝綜合示範田:高標準整治,「小田」改「大田」

  在港中坪村,與戴宏家一路之隔的,是省級糧食生產萬畝綜合示範片,覆蓋港中坪村、向家巷村等9個村(社),共11080畝。鄉村講解員熊先德告訴記者,共有297個種糧大戶在這片示範區種植水稻。

  11月22日,媒體團一行站在豐收後的田間地頭看到,田地正在休整,田壟上紅菜苔、白蘿蔔、小白菜等蔬菜長勢正盛。戴宏說,往年這時候正忙着種紅花草籽等綠肥。今年,政府計劃實施高標準農田整治建設,打破田埂,把兩三畝一塊的「小田」改成八至十畝一塊的「大田」,「種糧大戶進行配合,12月份啟動,明年3月改造完畢。」

  「今年雙季稻產量蠻好。」說起今年的收成,戴宏滿臉喜悅。他在自己種植的480畝稻田隨機抽取一塊地,實際測產後,早稻每畝1150斤,晚稻每畝1250斤,「雙季稻平均畝產能達到2200斤左右」。

  展望明年,戴宏計劃在高標準農田改造完成後,擴大水稻種植面積。2022年3月,他聯合本村和隔壁村的4個種植大戶成立常德市耀陽水稻專業種植合作社。如今,大家種糧熱情更高,幹勁更足,「想往二三產業延伸發展,打造港中坪自己的農業品牌。」

  「零工驛站」:在家門口幫村民找工作

  村民如何找工作?這一問題,或許很多人未曾考慮過。代依林也是如此,直到「零工驛站」落地家門口。

  代依林是一名90後,以前在常德市區從事珠寶銷售工作,結婚生小孩後,她不便外出,又不想一直居家待業,在「零工驛站」幫助下,成為港中坪村一名鄉村講解員。

  近年來,為紮實推進高質量充分就業,常德市、鼎城區兩級人社部門在農村地區打造15分鐘就業服務圈,建設人社驛站街道社區站、同德社區站、港中坪站、官橋坪站、陡惠渠社區站以及友誼社區站。

  今年9月底10月初,港中坪村「零工驛站」投入試運營,輻射雷轟山村等周邊9個鄉村(社區)。驛站集聚職業介紹、技能提升、人社政策諮詢等服務,配備人社服務專員、助農服務專員2名,

  同時,驛站還搭建了「興鄉記」助農直播間,依託「興鄉記」就業助農平台和抖音直播間,將港中坪村土特產、手工藝品從線下搬到線上,助力銷售。

  記者在「零工驛站」看到,就業登記冊上一頁頁寫滿了求職信息,求職人年齡上至60後、下至90後。

  鼎城區人力資源中心黃琴琴負責驛站運營,她告訴記者,除了本村和周邊村民,還有來此遊玩的遊客到驛站找工作,「他是一名廚師,想在常德市區找一份餐飲工作,已經給他推薦了3個招聘信息。」

  試運營以來,「零工驛站」已累計發布招聘崗位信息300多個、技能培訓信息20餘條,為5家本地企業開展了現場「直播帶崗」服務,拍攝招聘視頻5個,銷售港中坪香米、臘肉等農特產品40餘種近10萬元,辦理現場求職登記46人次,直接幫扶就業12人,帶動就業超50人。(華聲在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