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湖南 > 正文

父親的戎裝

時間:2024-11-25 14:57:26來源:大公網

  父親行伍出身,酷愛戎裝,一身戎裝貫穿他的整個人生。從小時的嚮往,到年輕時一襲戎裝着身,再到古稀之年的珍惜,衣服從嶄新到褪色變舊,但他對戎裝的熾愛與日俱增。衣櫃裏那一件件褪了色的戎裝記錄著他恪盡職守、廉潔一生的人生。

  父親出生在一個貧苦的家庭裏,兄弟姐妹眾多,當年屬於人多勞少的家庭,在那個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他勤奮好學,通過自身努力考上了縣裡的初中,又順利考上了高中,學校給了他知識,老師、同學為他打開了更廣闊的視野,當看到電影裏身着戎裝的解放軍雄赳赳、氣昂昂保家衛國的形象便羡慕不已。

  18歲那年,通過層層篩選,他如願以償地穿上了夢寐以求的戎裝。父親長相英俊,身材頎長,足夠「穿上軍裝,就是最靚的仔」這一美讚譽。當一身嶄新的戎裝加上胸前的大紅花妝扮出現在同齡人面前時,同伴的羡慕、父母兄弟的叮嚀,讓他感到既驕傲又身感自己長大了,身上開始有了責任,曾在部隊管過財務的爺爺反覆叮嚀:你到了部隊接觸的東西多了,見到的東西也多,我們家世代規矩廉潔,不是自己的東西千萬莫伸手,公私要分家。

  父親帶着爺爺的囑咐,走向部隊這個大熔爐。

  由於父親讀了點書,又認真好學,為人忠誠老實,到部隊不久便當上了司務長,同年入了黨。當時的新中國正處於建設時期,身為司務長的他每天有大量的錢物經他手,他不但嚴於律己,對身邊的人也約束很嚴。有次副連長身體不舒服,想從連隊庫房要點白糖,他認為這個口子不能開,開了就控制不住,於是他到商店買了白糖和水果,看望生病的副連長,副連長事後議論,這司務長真是大方又小氣!

  在部隊的十幾年裡,他經手的錢物以萬計,但他的賬單有整有零,清晰可查,大到錢財,小到一兩白糖。儘管後來,他有了我和弟弟,我身體嬴弱,經常生病,家庭開資陡增。為了讓一家人過得更好,他戒煙戒酒,連平時洗臉用的香皂也省着不用,並和媽媽一起開荒種菜,開源節流,他謹記身上穿的是戎裝,堅守一名共產黨員的底線。

  轉業回地方後,改革的春風吹遍了神州大地,人們一改「一件衣服穿天下,放眼都是藍綠灰」的習慣,泡泡袖、喇叭褲、的確良、尼龍裙、西裝、領帶......各種新型面料、各種顏色、各種款式的服裝流行起來。有人勸父親當幹部了應該換一個頭面,他認為換身衣服是件很簡單的事情,但保持軍人的本色。

  父親轉業後從事預備役工作,一直穿上他心愛的戎裝。1986年,軍服換裝,戎裝多了肩章和領花,還增加了常服、作訓服等,父親穿上新款戎裝,又一次高興得像個孩子。一件大衣,他一直珍藏着,只有在開會或慶典時拿出來穿。儘管他對自身的要求很高,近乎苛刻,但他該付的生活費一分不少地付給了群眾。
他記得剛轉業到人民公社上班時,和當地最困難的群眾保持「三同」,即和群眾同吃、同住、同睡,有次在一群眾家吃了一天,勞動幹完離開他家時,父親主動付了四角錢和一斤糧票,弄得接待他的群眾不好意思:我們這生活,再吃三天也不要這麼多錢啊!

  退休後,他不斷地學習,閱讀了很多中醫藥學方面的書籍,認識400多種中草藥,了解它們的性能及作用,能從質到量及相互作用上配濟。經常參加老科協組織的自我保健培訓,身上若有個小毛病他總能自己找藥治療,懂得順應四時變化管理肌體,減少社會和家庭的負擔。2018年被漣源市老科協、漣源市老年保健協會評為年度「自我保健科普學習積極分子」。他酷愛讀書,閑暇時練習寫作,有作品發表於各媒體,還獲過市級獎勵。他從老科協引進新品種,帶領退休老幹部發展特色農業,種上經濟作物,做到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2021年黨的百年華誕前夕,組織為父親送上了一份特別的禮物——「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父親換上只有節日才穿的珍藏在櫃子裏的新款軍裝,滿大街蹓躂,引來很多的羡慕。

  他常常告誡我們:不要學會亂花錢,不會花錢就不會缺錢,不缺錢就不會去亂搞錢,不亂搞錢才能平安過一生。多讀書,多學本領,學習能讓人明白事理,學習能讓人增長見識,學習能增強解決問題的能力,把業餘時間花在學習上,就沒有時間幹壞事,人活得才有意義。

  父親一輩子沒辦過酒席,包括搬家、我們姐弟結婚,他本人滿壽,他認為黨和人民培養了自己多年,有義務有責任捍衛他的純潔。除了必要的內衣褲,父親50年沒買過衣服,一身戎裝穿到老,每次媽媽要給他買衣服時,他總是說「不要,我有,衣服嘛,只要穿上不凍着就行,何必浪費。」70歲生日那年,弟媳給他從裡到外全部換上了新衣服,他只穿了一次便收藏起來,我們不好再為他買衣服。

  父親的戎裝像一團火,溫暖着他走過的歲月;又像一個路標,指引着我們前行的方向。(梁萍芳)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