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湖南 > 正文

八面山之戀

時間:2024-08-30 14:15:08來源:大公網

  文/蘇璇

  雲海翻騰於上,蒼穹遼闊於下,八面山奇峰聳立,霞光映照萬丈。在這片被譽為南方呼倫貝爾的湘西龍山八面山,自然之美與人文之韻交織成一幅壯麗畫卷。1926年,沈從文先生筆下的八面山,被賦予了「別一個國度」的稱謂,它不僅是土家族的聖山,更承載着深厚的歷史底蘊。

  追溯至億萬年前,八面山自歷史的塵埃中脫穎而出,隱匿於湘西世界地質公園的武陵山脈之中,靜靜橫卧於酉水河畔的裏耶鎮旁。從高空俯瞰,它宛如一艘遠古駛來的巨輪,停泊在酉水河畔,綿延不絕,氣勢磅礴;而從山腳仰望,它又化身為一位沉睡的佳人,守護着這片山水間的寧靜與美好。

  五年前,我被這份神秘與美麗深深吸引,三次踏上八面山的土地,每一次都留下了難忘的回憶。

  雲頂星輝

  初遇八面山的璀璨之夜

  初次邂逅八面山,是在2020年11月,隨湖南衛視知名主持人李兵老師的《世界看湖南》節目組前往拍攝紀錄片。記憶中的山路,崎嶇蜿蜒,沿懸崖盤旋而上,我們歷經風塵,終達頂峰——雲頂山。

  抵達時,夜幕已深,熱情的土家人為我們備下了豐盛的長桌宴,桌上儘是鍋裝的土家美食:臘肉、臘腸、臘魚、臘雞、臘牛肉,滿室飄香,盡展臘味風情。

  飽餐之後,時針已指向晚十,眾人步出戶外,仰望星空,驚嘆連連,齊呼此景之壯觀。皓月當空,星河如織,第一次目睹億萬星辰閃爍,此番醉美相遇,難以忘懷。我們哼着歌,滿心歡喜地前往住宿地,那裡既有依山而建、排列有序的高端民宿,也有錯落有致、星空下的帳篷,供人休憩。

  次日清晨,黎明前夕,我們前往觀賞日出。約莫凌晨5點40分,天邊初現曙光,雲海自山間緩緩升起,人群隨之沸騰。須臾間,紅日躍出,祥雲繚繞,第一縷陽光灑落八面山,美得令人窒息。

  綠茵茵的草場上,粉色日光溫柔地覆蓋著白色帳篷,我沉醉其中,環顧四周,恍然覺悟:天空是最美的畫卷,清風則是其最妙的筆觸。

  立於雲頂之巔,我盡情享受這份寧靜與遼闊,彷彿回到了童年,無憂無慮地盪着鞦韆。又或靜坐雲端,手捧書卷,任時光緩緩流淌,留下了一張張珍貴的倩影照片,記錄著這段難忘的旅程。

  歷史迴響

  古鎮風韻與八面山的深情對話

  第二次邂逅八面山,是在2022年3月,當時我正陪同友人進行文化旅遊考察。我們前往了龍山縣的裏耶古鎮,站在八面山腳下仰望,只見一座形似航空母艦的巍峨大山赫然入目,氣勢磅礴,這便是土家族人心中的「祖先船」——八面山。

  沈從文先生在其散文《白河流域幾個碼頭》中亦曾描繪:「站在裏耶河邊高處,可望見川湘鄂三省接壤的八面山。山如一個桶形,周圍數百裏,四面陡削懸絕,只一條小路可以上下。上面一坦平陽,且有很好泉水,出產好米和雜糧,住了約一百戶人家。若將那條山路塞斷,即與一切隔絕,儼然別有天地。」

  步入20世紀80年代,台灣知名作家胡楚卿於裏耶探親之際,創作了長篇小說《八面山高酉水長》,該作品反響熱烈,傳播廣泛。

  隨後,我們參觀了裏耶博物館,該館背靠八面山,面臨酉水河,佔地面積達3.6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為7200平方米。館內珍藏着自戰國至秦漢時期的文物八千馀件,圍繞「古城印象」、「遷陵往事」、「酉水人家」及「遷陵縣政」四大主題,生動展現了秦帝國的歷史風貌。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裏耶秦簡共計36000餘枚,是繼秦始皇兵馬俑之後,秦代考古領域的又一重大發現,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此外,館內還收藏了青銅器、陶製品、簡牘等共433件珍貴文物,是當代中國研究秦漢歷史不可或缺的資料寶庫。

  走出博物館,步入裏耶古鎮,這是一座承載着悠久歷史、深邃文化與旖旎風光的古鎮。此地不僅鐫刻着古老的土家文化印記,還保留着商貿往來的歷史痕跡,彷彿穿越回秦時明月漢時關,歷經千年的滄桑巨變,令人感慨萬千。

  漫步古鎮之中,土家非遺織錦隨處可見,它們是土家族文化不可或缺的篇章,深深根植於土家族的風俗習慣中,為土家族人的日常生活增添了無盡的藝術魅力。透過這些織錦,我們能深切感受到土家族人對自然、生活及文化的深情厚愛,同時也能領略到他們的智慧與勤勞。土家織錦的傳承與發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精髓的守護,更為土家族的未來發展奠定了寶貴的基石。

  我好奇地詢問起哪家店鋪的織錦最為精湛,產品最為上乘。隨後,我親自探訪了這家店鋪。龍山的葉氏土家織錦,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其技藝令人讚嘆。

  傳承人葉麗萍,一位來自龍山縣的土家族女性,自幼便與土家織錦結下了不解之緣,她選擇將這一技藝作為畢生的事業。她創辦了一所規模可觀的土家織錦傳習所,店內各式織品琳琅滿目,美不勝收。

  我被她的作品深深吸引,興奮地試穿了織錦旗袍,披上了織錦圍巾,甚至坐在織錦裝飾的床上,深入車間觀摩織造過程,內心充滿了對這份藝術的熱愛與敬仰。我願為這些精美的作品公益發聲,因為我也是土家族的一員,深知這份文化遺產的珍貴。

  樂動雲霄

  八面山的夏日狂歡與現代風情

  第三次邂逅八面山,正值2022年8月4日,我受邀參加了「2022年湖南省(夏季)鄉村文化旅遊節」的開幕式。夜幕下的八面山,涼風輕拂,星空璀璨。熱情的土家少女以奔放的擺手舞,歡迎每一位嘉賓與遊客的到來。開幕式與龍山八面山第三屆音樂帳篷節巧妙融合,土家歌舞的奔放與搖滾樂的激情交織,樂動雲霄,令人陶醉。

  當晚,兒子亞倫帝尼親自創作的歌曲《情醉八面山》響徹山谷,作為活動主題曲,它深情詮釋了八面山的獨特魅力。

  歌詞描繪道:「古老神秘湘西,有個地方;高山戀着好水,船在天上;諾亞舟穿雲海,乘風破浪;蘇姆補的傳說,雄渾激蕩。天邊青青牧場,炊煙帳房;日升伴着月落,篝火星光;南方空中草原,天蒼野茫;這方多情沃土,遍牛羊。看八面山頂雲飛揚,策馬高歌響四方;醉人的酒火辣的湯,美不過土家的姑娘;看八面山頂雲飛揚,策馬高歌響四方,心愛的人不再流浪,我醉在八面山上;心愛的人不再流浪,幸福日子萬年長。」

  隨着《情醉八面山》的旋律,搖滾樂潮湧而來,響徹山谷。煙花綻放,將星空點綴得如夢如幻,八面山的空中草原更顯廣袤與壯闊。

  夜宿帳篷,我輾轉難眠,驚嘆於八面山近兩年來的驚人變化。於是決定多留一日,深入探索這片神奇的土地。

  近年來,龍山縣委、縣政府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精準施策,打贏扶貧攻堅戰。他們首先着眼於基礎設施建設,水電路網全面升級,上山公路寬敞暢通,電力充沛,水源充足。

  八面山依託精準扶貧政策,大力發展文化旅遊,雲頂村迎來了扶貧工作隊,村民觀念轉變,秉持「靠山吃山,以山養人」的理念,利用自然資源,發展多元化產業。有的經營特色餐飲,如烤全羊;有的涉足住宿業,與旅遊公司合作經營高端民宿;還有的從事養殖業,養殖黑豬、烏雞、山羊等,產品遠銷外地。村民不僅享受政策紅利,更通過旅遊帶動實現產業興旺,脫貧致富,邁向鄉村振興的新徵程。

  此外,龍山縣還開發了裏耶古城、惹巴拉、茨岩塘、太平山、烏龍山大峽谷等多處文化旅遊景點,打造了八面山自駕遊休閑度假區、裏耶古城尋秦記、惹巴拉民俗文化、茨岩塘紅色體驗、太平山休閑康養、烏龍山溶洞探險等多樣化旅遊產品,並推出土家探源、神奇山川、尋秦之旅、紅色芳華等主題旅遊精品線路,有力推動了縣域文化旅遊業的蓬勃發展。

  如今,八面山已成為全國熱門的網紅打卡地,榮登2024年度最受市場喜愛的湖南省山地康養避暑旅遊景區榜單。這裏被譽為「風水養人、風景怡人、風情迷人」的理想夏季避暑旅居地。

  四季更迭,各有千秋。春夏之際,八面山綠草如茵,青藤輕舞,天然牧場中馬兒悠然漫步,彩蝶翩翩起舞,令人心曠神怡。遊客可在此縱情馳騁,體驗策馬揚鞭的樂趣。夜幕降臨,幾座山峰上星空帳篷璀璨奪目,增添無限風情。

  轉至秋冬,八面山則展現出一幅「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的黃褐色畫卷,彷彿大地鋪上了一層厚厚的地毯。此時,遊客可沐浴在溫暖的秋冬陽光下,席地而坐,聆聽土家山歌,感受山野間那天籟般的旋律。

  及至冬日,八面山銀裝素裹,北國風光盡顯,霜草茫茫,天地一片潔白。遊客可踏雪尋梅,體驗雪域之戀的浪漫;亦可快樂滑行,在冰雪世界中放飛自我。

  八面山鄉村振興,開啟序章,接續輝煌。

  八面山村富民豐,幸福安康,揚帆遠航。

  八面山雲海之戀,壯麗詩篇,地久天長。

  供圖:龍山縣八面山景區旅遊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