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河南 > 正文

魯山團城:孕育紅色基因 鐫刻黨史印記

時間:2021-05-24 11:44:00來源:大公網

  5月23日,「中原印記·百年百城百人」媒體採訪團走進魯山團城「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緬懷革命先烈,重溫了入黨誓詞,並聽取了守陵員范欽憲講述了「紅二十五軍」烈士的感人事跡和故事。

  「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位於魯山縣團城鄉雞冢村北灣一個鬱鬱葱葱的山林間,佔地面積2800餘平方米。這裏長眠着29位烈士,其中5位紅軍戰士、8名解放軍戰士、3名縣大隊人員,11名農會幹部、2名在解放戰爭和剿匪中犧牲的烈士。

  解放戰爭和剿匪激烈戰場

  團城是紅25軍長征經過的地方,也是解放戰爭和剿匪的激烈戰場,是一片孕育紅色基因,富有革命傳統的熱土,鐫刻了波瀾壯闊的黨史印記。

  1934年11月29日,作為「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隊」,紅二十五軍成功突破國民黨軍隊的圍追堵截,從方城縣經熊背進入魯山。1934年11月30日,部隊行至雞冢鄉小團城村瓦窰時,抄了富戶王長庚的家,將王家的糧食分給窮苦農民。

  臨走時,在瓦窰留下5名重傷員和一些銀幣,讓該村農民照顧。部隊離開后,這5名傷員被當地地主的「狗腿」王長太(解放后被查出槍決)、王長春(解放后投案自首被判刑)、朱金平(解放后畏罪自殺)、蘇同令(病死)殺害。另在雞冢村的1名傷員被該村一位開明紳士收留,藏在山洞中,送飯送葯,直至傷員傷勢好轉離去。

  1947年魯山解放后,指導員郭松林留下建立地方革命武裝組織。1948年5月14日,他從下湯區到雞冢檢查工作,當天晚上遭國民黨殘留部隊200餘人襲擊,終因寡不敵眾,郭松林與鄉政府的其他6名同志壯烈犧牲。

  郭松林現與解放戰爭、剿匪中犧牲的徐明、王炳山、張邦傑等烈士共同安放在「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內。

  2006年10月,「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在平頂山市、魯山縣老促會及民政部門大力支持下,投資10餘萬元重修,綠化墓區、修築道路、 烈士陵園周圍拉起了圍牆,建亭子一個、烈士紀念碑2個。

  義務守陵十餘年

  在魯山縣民政局和鄉黨委、政府的支持下,「河南好人」范欽憲義務守陵十餘年。他看守烈士墳塋、無償葬埋烈士、為陵園植樹、種花、鋪路等。

  團城鄉轄區的牛王廟、小團城、泰山廟、五道廟、棗庄、辣菜溝、花園溝等村內還埋葬着19名烈士,這19名烈士是被土匪殺害的八路軍戰士、農會幹部和翻身隊隊長。

  范欽憲根據縣民政局提供的烈士名錄,了解這些烈士的犧牲原因及生前故事。歷時兩年多,終於掌握19名烈士的生平事跡和墓穴分布。

  2008年,范欽憲砍倒自家一棵大樹,拿出多年的積蓄,做了19副棺材,在村里愛心人士幫助下,把19名烈士遺骨先後安葬到「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2008年,他乾脆把家也安在和烈士陵園比鄰的東牆外,義務擔負起守護陵園的任務,這一守就是13年。

  如今,「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被評為「平頂山市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青少年思想教育基地」。近年來,中央巡視組、河南省武警部隊、平頂山市委組織部、檢察院、法院等單位和社會各界人士先後到「紅二十五軍」烈士陵園進行參觀學習,年接待12000餘人次。

  每年的清明節、國祭日等重要時間節點,當地都會組織各村兩委幹部、中、小學師生、陵園附近群眾緬懷革命先烈豐功偉績。(文/趙香華 圖/羅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