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旅行城市故事 > 正文

客居人語\想起杜甫\姚 船

時間:2019-09-06 08:17:43來源:大公報

  不知怎地,忽然想起杜甫。

  杜甫(七一二至七七○)是我國古代偉大詩人。與李白、白居易、李商隱等一大批文人雅士,撐起唐朝三百年間詩歌璨斕一片天。但與李白的豪情奔放、放縱浪漫不同,杜甫一生仕途坎坷,窮困潦倒,最後貧病交加,客死異鄉。正因為其遭遇,使他深切體會到民間疾苦,寫出大量揭露當時社會腐敗、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現實主義詩篇。

  杜甫經歷了唐朝由強盛走向衰亡時期,尤其是在「安史之亂」中,目睹民眾處於戰亂,男子被拉去當兵,剩下大批婦孺老弱顛沛流離,天災人禍,生活苦不堪言。他用極度悲憤心情寫下膾炙人口的詩篇「三吏」(《新安吏》、《潼關吏》、《石壕吏》),「三別」(《垂老別》、《新婚別》、《無家別》),沉痛揭露帝王昏淫、官僚貪瀆、民不聊生的社會黑暗;鞭撻安祿山、史思明之流為達個人野心,挑起內戰的罪惡行徑,表達了憂國憂民,期盼國家安定統一的信念。

  我最初接觸杜甫詩篇,是在中學的語文課本上。印象最深是讀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那時老師的要求是不單背誦、默寫,還要理解詩人的思想感情和詩作的社會意義。該詩描寫詩人的草堂被強風吹襲,屋頂茅草散落,飄到溪對岸。一群頑童欺他年老體弱,「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歸來倚仗自嘆息。」更慘的是屋漏更遭連夜雨,「自經喪亂少腄眠,長夜沾濕何由徹。」其悲哀苦況盡訴筆端。

  然而,悲痛之餘,他想到和自己一樣的貧窮人家,此刻也許同樣正在受風雨蹂躪,處於飢寒交迫之中,內心發出振聾發聵的感慨:「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什麼時候能有千萬間擋風遮雨的大屋,讓住在裏面的窮人笑逐顏開。唉,到那時,就算自己被凍死在破漏的茅屋裏,也心甘情願!何等的廣闊胸襟和崇高的思想境界!

  杜甫的詩,樸實易懂,讀來琅琅上口,且意象深刻,發人深思。這麼多年過去,他的一些詩句,我還能背誦出來。用現代的話說,杜詩很接地氣,和民眾生活息息相關,難怪被稱為「人民詩人」。其藝術性和思想性,對后代詩歌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歷史的洪流,又奔騰了一千多年。隨着時代的發展變遷,今天我們所處的社會,與杜甫所處的年代截然不同。不過,他詩篇中所閃現的現實主義光輝,我們仍體會得到。

  古往今來,中國人傳統上都視「居者有其屋」是頭等重要的大事。片瓦棲身,不單可避風雨,也是家的象徵和感覺,再苦再累,節衣縮食,也要置下一間屋或一層樓。不過,在目前各地樓價普遍高企,甚至到了難以高攀的地步,置業談何容易?

  前些天,朋友夫婦到寒舍,送來兒子結婚大喜的請柬。我們衷心祝賀。這是做父母的最開心快樂時刻,可是在言談中,我們依稀察覺到他倆仍有點憂心忡忡。原來,他們把多年來的積蓄,全部幫要結婚的大兒子付了供樓首期,可眼見二兒子明年就要大學畢業,單靠那點工資,十年、八年能置業嗎?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但沒錢如何幫?朋友嘆息道,現在樓價如火箭升天,工資增長卻像烏龜爬行,難啊!

  我想,要是杜甫他老人家看到如今這個狀況,是否也會感慨:何時能有千萬間可負擔房屋,讓有需要的人開開心心擁有它⁈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