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山,是許多人的生活習慣,友人說,每周都等待着周末行山日的到來,若遇上風雨要取消行程是十分無奈的。
筆者親身體驗昂坪的行山熱潮:由東涌港鐵站外的大堂開始,這邊一群組,另一邊又一群組,音樂噴泉廣場這邊又是一堆一堆,所見多是大叔、大伯、大嬸,難見年輕人。
行山大致分兩路,一路登大東山,人數眾多;一路步行上昂坪360纜車徑,這是一條棧道,又稱「騾仔徑」,也名「昂坪360纜車救援徑」,供意外發生時使用。棧道在360纜車沿線的吊車下面,行人沿棧道拾級上昂坪,頭上的車廂一個又一個凌空經過。
有六隻騾仔也是昂坪棧道的建設者,為港人及遊客「立下汗騾功勞」,沒有牠們,不知道是否還有吸引行山人的棧道。如今,不知是否還有人能記得騾仔Dennie,騾女Duffi,還有牠們同甘共苦的「四兄弟」。
二○○四年,昂坪360纜車項目開始興建,甫一開工便碰上頭痛的問題:山勢陡峭,沒有走出來的路,在山勢險惡的地方建起六個站,需要許多鋼鐵、英泥、大量物料及工具,怎樣將建築材料搬上山,頓時考起工程師。苦思冥想,有人記得加拿大洛磯山脈用騾仔運物資上山,靈機一觸,立即決定從加拿大引進六隻最大體形的騾仔「外勞」來港,代替人力搬運。
六隻騾仔編成小隊,從此與建築工人為友,工程師與工人朝九晚五,六隻騾仔一樣朝九晚五,每天馱着油渣、一袋袋英泥,還有工人的午餐,經陡峭的山徑,人難以行走的地方,送到建築地盤,工人見到六隻騾仔來了,精神為之一振——開飯啦!六隻騾仔很受工人歡迎,拍拍肩背,撫摸牠們的鼻樑,彼此溝通。
人畜共處,在山中同甘共苦,一年過去了,到二○○五年,六隻騾仔完成了昂坪360建設期間的運輸任務,要離開了,其中四隻由公司安排送回加拿大原生地,Dennie和Duffi則被留下。
今天的昂坪棧道,棧道架起來整齊、平穩、美觀,山友喜歡走這段木板鋪出的棧道,享受行山樂,一級又一級地往上行,安步到昂坪市集,但不再有騾仔的身影出現。
要是想看看Dennie和Duffi,唯有去嘉道理農場。牠倆離開昂坪360後,被送到嘉道理安居,這一帶環境幽美,充滿大自然氣息,遊客說Dennie和Duffi好食好住,但騾仔性格不改,仍然在園內做搬運,搬運樹苗上山,輸送肥料給花王堆肥。Dennie像平易近人的男人,隨和好動;Duffi似沉靜少女,但容易緊張。
熟悉廣州的人知道越秀山有一座五羊雕塑,五羊傳說是一個關於古代廣州城的神話傳說,因此廣州市別名五羊城。由此聯繫,昂坪棧道與昂坪市集的建設雖好,但在文化故事的傳播方面尚缺一物,此物便是騾仔。若以六隻騾仔助建昂坪360纜車工程為主題,雕塑一座「六小騾」,作為旅遊區景物的一部分,為遊客說說這六隻騾仔的故事,豈不更好?
由東涌港鐵站出發,選擇「騾仔徑」登上昂坪市集,開頭一段路可坐巴士代步,省回一些腳力。棧道沿山勢而上,全程由石板路與木板路組成,木板棧道十分平整寬闊,蜿蜒而上,形態美觀,棧道全長五點七公里,行行停停,眼下是山水相連,往東看,近處是幾大屋苑,樓高五六十層,接近纜車山下,東涌河綠水青山;往北看,隔海最高峰處為青山,點點住宅坐落屯門海岸;往西面看,航空城,機場兩條跑道連着大海盡收眼底,還看到正在進行填海的第三條跑道,部分巳露出水面。眼前最新景致—港珠澳大橋則十分雄偉,清晰地矗立海中,伸向看不到的盡頭。
走罷棧道,步入昂坪市集,坐下來找地方買些吃喝,稍事休息的時候,可設定下一個景點,近處有寶蓮寺、天壇大佛。不由記起以前寶蓮寺前面大片空地,往右路邊有多家賣汽水、雪糕、各式小食的木屋小舖,生意興旺。這裏的山水豆腐花我每次來都要吃,昂坪豆腐花以大嶼山的山溪水製作,水質清冽,分外香滑,吸引食客。上世紀七十年代時,此處尚有一種大嶼山石卵擺賣,雪白晶亮,小販說是大嶼山特有,數量甚少,現在大抵銷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