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實現大馬夢離不開中國

時間:2018-06-16 03:15:54來源:大公網

  圖:據悉,馬來西亞政府、企業背負着高額債務,債務佔GDP比例已遠超100%/美聯社

  新隆高鐵計劃峰迴路轉,馬來西亞首相馬哈蒂爾近日在結束訪問日本前接受媒體採訪時澄清,新隆高鐵計劃不是被取消,而是推遲落實,馬來西亞政府並已展延推行並重新研究這項計劃。他同時也首次提出建設「連通馬來半島」高鐵的可能性。/絲路智谷研究院院長 梁海明  絲路智谷研究院首席顧問 馮達旋

  由於馬哈蒂爾曾在5月28日宣布要取消新隆高鐵計劃,馬哈蒂爾此前的言論和如今的言論對比,可見他的「取消」言辭只是先「放風」,再根據「風向」和外界的反彈,來決定下一步怎麼走。這是外國政界人士慣常採用的做法,可見「一言九鼎」在很多時候並不適用於大多數「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的投資者應該聽其言、觀其行,再作判斷。

  合作切忌朝秦暮楚

  實際上,馬哈蒂爾上台之後,有其「馬來西亞夢」(大馬夢),希望馬來西亞能長期繁榮,以及盡快處理高息的外債以及償還貸款。但馬來西亞要實現「大馬夢」,離不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尤其是與中國、新加坡的合作。如果馬來西亞希望通過減少與周邊國家如中國、新加坡的合作,來實現「馬來西亞夢」,那可能真的只是一個夢想,想要夢想成真將有不少難度。

  譬如說,馬哈蒂爾此次訪問日本,提出希望日本給予馬來西亞低息貸款,但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沒有當場答應,相信是有諸多考量,包括未來日本企業在馬來西亞投資的考量。日本的不「爽快」,應該已給馬哈蒂爾一個警號,馬來西亞如今還想要在經濟大國之間左右逢源,佔盡便宜,相對比較不易,無論是日本、歐美國家還是中國,相信已看清馬哈蒂爾的手法,不會輕易上當。這應該也是馬哈蒂爾對新隆高鐵計劃改口的其中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馬來西亞內部因素堪憂。在出口方面,馬來西亞的出口形勢不佳,亟須周邊國家的支撐。例如佔馬來西亞總出口量8%的棕櫚油,由於棕櫚油價格近年來一直走低,加上歐盟、印度對其的進口限制,中國又與馬來西亞鄰國印尼簽署協議,未來將從印尼購買更多棕櫚油,這對馬來西亞的棕櫚油行業而言,將帶來重要衝擊。這也說明了,在很多能源、資源領域,馬來西亞並非是中國的唯一選擇。

  此外,馬來西亞的金融體系暗藏殺機,該國政府、企業背負着高額債務,債務佔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已遠超100%。在這種負債纍纍的情況下,一旦政府無力還債,馬來西亞將步希臘後塵,爆發債務危機。

  而且,債務危機容易陷入欠債越多,政府投資越少,企業收益越減少,民眾失業越多,政府的稅收越少,陷入債務越多的死亡螺旋。這對要實現「大馬夢」的馬哈蒂爾而言,沉重的債務將成為噩夢,何況,在債務沉重、經濟仍不振、政治藏有暗湧的情況下,馬來西亞要吸引歐美日投資者前往,可謂困難重重。

  因此,馬哈蒂爾要實現其「大馬夢」,要做的並不是輕易撕毀協議,推翻過去的項目、過去的合作,這將導致準備前往馬來西亞投資的外國企業心存恐懼,停步不前。馬來西亞應該更加積極在過去的項目、合作當中,尋找出當中的機遇,以及進一步深耕合作。尤其是對於中國而言,馬來西亞只是其中一個「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國在沿線國家還有不少投資選擇。但對於馬來西亞而言,世界上只有一個經濟發展強勁,對外投資進取的中國,失去了中國的投資,離開了中國的發展機遇,馬哈蒂爾的「大馬夢」,也許需要很多年才能實現。

  投資遵循平等互惠

  當然,這對中國企業而言,無論是投資馬來西亞,還是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需要留意以下幾點,只有如此才能受到包括馬來西亞在內的更多「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歡迎乃至擁戴。

  其一,中資企業應更多聘請馬來西亞當地勞工,以及逐步向馬來西亞輸出技術,這亦為投資該國的最低要求。與此同時,中資企業應主動學習並掌握當地的制度和文化、遵守規則,與當地社區形成良性互動,不能忽略當地勞工福利、安全保障和環保因素。中資企業除了參與該國政府的項目之外,也要考慮更多與當地民營企業合作。只有逐漸為投資所在國的民眾所接受、認同,中資企業才有可能發展得更順利、更快。

  其二,中資企業應避免表現出經濟、技術上的優越感。無論是國與國之間,還是一國內部,炫耀優越感都是有害無益的。例如,美國常以經濟、文化上的優越感,從高高在上的角度對眾多國家的制度、經濟和文化等領域指手畫腳,結果遭他國民眾詬病、反感和抵制。客觀來說,馬來西亞在科技、經濟等領域較中國落後,但中資企業須收起優越感,以平等、友善、互助、合作的姿態,與馬來西亞民眾交往、交流。這不但可對外展現大國國民風範,更可為中資企業到海外投資營建一個更加和睦共處的環境。

  其三,中資企業要有胸懷天下的使命感。部分中資企業認為,「一帶一路」應為中國利益服務。這種想法和做法,曾經的世界第一大國西班牙、英國都曾有之,美國現在也在幹。如果中國模仿之,不但不能走出一條有別於西方的和平發展、攜手共進之路,還會令原本對中國有期望、渴求改變當前國際秩序的國家失望,更容易令沿線國家對「一帶一路」的動機產生質疑。因此,在馬來西亞,如果中資企業表現短視,言必談自身利益,而對對方利益和關切冷漠置之,那麼久而久之,外國會視中資企業狹隘、自私,進而對未來與中資企業合作逐漸喪失耐心、信心。

  因此,不管是投資馬來西亞,還是投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資企業亟需留意上述問題。畢竟,「一帶一路」的理念和定位,不但是探索國與國合作的新模式,也是探索全球治理、塑造另一國際秩序的新模式。因此,中資企業更須有心懷天下、同舟共濟的胸襟,在尋求國家利益的同時,尊重沿線國家的風土人情,兼顧共同利益,讓「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民眾得到實實在在的好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