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綠媒炒作「在台入境美國」被打臉

時間:2018-03-24 03:15:45來源:大公網

  圖:有台灣學者指出,美國「境外通關」計劃是為了將危險阻絕於境外,是以美國利益出發。圖為台灣桃園機場 資料圖片

  在台灣可以直接入境美國?23日這則消息幾近刷屏台媒。有綠媒興奮叫囂「這將是『台灣旅行法』之後,『台美關係』另一大步。」對此,台灣網友卻嗤之以鼻,諷刺道「真是好一個美國夢!」台外事部門則回應稱「尚未開放」。有台灣學者指出,「911事件」以後,美國政府希望對人與貨物的控管都在境外完成,將危險阻絕於境外,包括境外通關措施,都是以美國利益前提出發。

  【大公報訊】綜合台媒及海外網報道:華航董事長何暖軒稱,美方將對台灣啟用美國「前站查驗」計劃,未來在台灣即可進行美國海關查驗、等同直接入境美國。不過,外事部門發言人李憲章23日表示,美國國土安全部海關暨邊境保護局目前未宣布開放。「美國在台協會」(AIT)回應,此事應該詢問台灣主管機關。

  美欲將危險阻絕於境外

  有親綠媒體報道,「台灣可望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設置境外通關的地區,除可提升台灣的亞太航空交通樞紐位置,也將是『台灣旅行法』之後,『台美關係』另一大步。」對此新聞,台灣網友卻嗤之以鼻,諷刺道,「這是想直接當美國的一州呢,蔡辦直接插美國國旗好了,真是好一個美國夢!

  據《聯合晚報》報道,長榮大學航空管理系教授黃泰林表示,美國政府實施「前站查驗」計劃,希望將危險阻絕於境外,是從美國利益出發。黃泰林說,在「911事件」後,旅行社必須把旅客名單預報給美國運輸安全管理局(TSA),海運貨物被要求提前一周報關。美國政府甚至在高雄港設置X光機,對赴美貨船做事前檢查。

  桃機空間飽和難應付

  黃泰林認為,以桃園機場目前空間的飽和程度來看,實施美國境外通關有利也有弊。若桃園機場成為亞太第一個有美國境外入境審查的機場,能吸引國際旅客前來轉機,航空公司會樂觀其成,但是無法預測能提升多少運量。

  黃泰林說,從桃園機場空間規劃來看,在第三航廈落成以後實施會比較好,目前空間難以應付,也可能影響招商。因為通過美國海關證照查驗,旅客無法進入免稅店購物,恐降低免稅店收益。最近要進行的12年經營權投標中,業者可能考慮這點而降低投標金額,讓桃機的權利金減少。

旅客不能買免稅商品

  據《聯合報》報道,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李建國說,如果要加入美國「前站查驗」計劃,桃園機場只能在既有空間調整動線,讓赴美旅客完成台灣出境的證照查驗以後,前往美國證照查驗櫃枱。目前登機門有2次安檢的抽檢,可能改為全面2次安檢。

  然而,通過「美國海關」以後,等於到「美國境內」,旅客不會經過免稅店,機上也不能販賣免稅商品。此外,旅客可能要提前報到,以完成兩次證照查驗。

  李建國說,運作、人員進駐、費用分擔等細節還沒討論。但從軟硬體建置到美方來檢核,需要很長時間,非短時間可上路。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