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廣州台灣青年之家副會長尤浩宇(中)與在台灣青年創業者合照 黃寶儀攝
一張機票加3萬新台幣(約8000港元)就可以創業?這不是詐騙陷阱,而是廣州的台灣青年美食創業(海珠)實驗基地試水創業項目。近年大陸方面出台了多項優惠政策和便利措施,為在大陸讀書、就業、創業的台胞創設友善環境和提供發展舞台。國台辦在春節前強調,今年將推出更多、含金量更高的便利措施,希望與廣大台胞率先分享大陸的發展機遇。/大公報記者 黃寶儀
台灣青年林璟均回憶起2007年在廣州天河開設第一家「台北天母甜甜圈」時,僅是申請辦理營業執照就花了大半年的時間,包括進行工商登記、申請特殊經營許可證、辦理環保衛生等證明文件。如今11年過去,今天的台灣青年已經可以憑台胞證和台灣身份證註冊成為個體戶,申報流程大大簡化,等候15天審查即可。這主要得益於2016年大陸放寬了台灣居民在大陸開設個體戶的條件,給台灣青年提供更多創業機遇和發展空間。
與大陸改革開放初期攜帶大量資金登陸開廠的台商不同,一些到大陸創業的台青資金有限、且經驗不足。廣州台灣青年之家副會長尤浩宇因而萌發了「創業旅遊」的想法,希望為台灣青年搭建一個平台,讓他們進行創業嘗試,「用一次旅遊的價格來試水創業,是大部分台灣青年都可以承受的代價。」於是,2017年6月以「共享廚房」為主題的台灣青年美食創業(海珠)實驗基地項目正式啟動,基地落戶在一個大型樓盤附近,方圓三公里內有超過10萬人口,各種餐飲需求旺盛。
與訂餐軟件對接
創業基地購置了烹製中西餐飲所需要的各種設備,並與各種訂餐軟件進行對接,還安排好住宿的房間,更有專人幫初次前來基地創業的台灣青年辦理暫住證、銀行開戶等必須的生活服務項目。在基地創業,台灣青年只需支付每月850元人民幣的房租(兩人一房),就可以實現創業夢想。
「只需要一張機票,出發前準備好供應的菜式,想創業的台灣青年來到基地第二天就可以開展業務,事實上一位烹飪台灣雞扒的青年就在抵達廣州第二天接到了第一筆生意。」尤浩宇說,3到6個月時間足以檢驗菜品是否有市場,而費用不過是3萬元新台幣左右,已經大幅降低了台灣青年的創業成本。
初中開始拜師學廚、出師後服務於台灣五星級飯店的劉勁宏,看中了大陸廣闊的發展舞台,於2017年到廣州創業。在出發之前他諮詢過很多前輩,大家都說在大陸做餐飲很難,從置辦設備到調味料、食材採購都跟不上。當選擇落戶廣州的創業實驗基地,劉勁宏完全沒有遇到這些問題。在這裏,不需要自己辦理工商登記、租賃場地、購置設備,所有餐飲項目所需要的材料一應俱全,幾乎是人到位就可以直接開始創業。
台高校赴基地取經
尤浩宇指出,雖然目前大陸許多城市都有各種孵化器,但對於很多沒有背景和資金的台灣青年來說,缺乏高新技術支撐的項目難以獲得孵化器的支持,反而是投資門檻低、技術要求低,且每天有流水進帳的餐飲項目,更符合希望到大陸闖出一番名堂的台灣青年的實際需求,個體戶才是更適合的選擇。
無獨有偶,林璟均也在廣州天河開設了台灣青年創業基地「逗陣工園」,為有興趣在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諮詢平台,並幫助他們解決衣食住行。就在這個月初,台灣幾所大學的校長都到「逗陣工園」參觀並提出安排學生實習事宜。目前林璟均正在負責台青創業團隊的八個項目,包括美國讀書歸來的台青與大陸合夥人搭檔進口西班牙葡萄酒、暨南大學大四的台灣學生為媽媽親手製造的鳳梨酥及肉糉打造品牌、台灣退伍青年經營便當業務等。
大陸市場大、資源多、人口多,台青創業項目在這裏更容易獲得成功,但大陸市場競爭比台灣更大,台青要在這裏立足並不容易。林璟均認為,未來市場單打獨鬥難度很大,搭建「逗陣工園」的平台也是希望更好的整合資源,為有志於在大陸創業的台灣青年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