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考試局的模擬試卷和歷屆試題中,曾有三次出現持份者衝突的題型,詳情可參考下圖: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有關計劃生育的題目並不是單純的考問持份者衝突,而是要求考生把回答焦點放在價值衝突。有關價值觀的題型及回答方式,我們容後再討論。這次先集中處理一般持份者衝突的答題技巧。
一般而言,常見的持份者有政府、商界、非政府組織及市民,但在回應部分議題時,同學應提供更精確的持份者,以作比較,例如在現在中國單元中,政府再細分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全球化單元中可分為已發展國家政府和發展中國家政府。另外,如資料中提及政府官員的立場,應將其歸納為政府立場;商界可以分為連鎖式/跨國集團和中小企業;在環境問題上,非政府組織清晰指出是環保組織;亦可根據相關議題把市民細分,如在新界東北發展問題上,可把市民分為原居民和租戶等。需要注意的是,同一類持份者之間亦可能會出現衝突,如在現代中國單元中,反貪腐的議題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可能會出現利益衝突等。
現以2016年卷二問題一的題目為例作說明:
中國的一孩政策中涉及的不同持份者可簡單地分為政府和市民,但這種過分簡化的分類方法會導致文章內容易出混亂、論點不足,甚或角度單一,以致影響分數。同學可以把中國政府細分為不同的持份者,例如中央政府、計生辦、發改委、教育部等;由於政策對少數民族及農村居民較為寬鬆,以致他們對一孩政策的看法可能會所有差異,故人民可分為少數民族、農村居民、城市居民。另外,社會環境、文化、價值觀及教育水平會影響人們對政策的看法,故人民亦可分為年長一輩、年輕一輩。最後,亦可將較特別的持份者獨立成類,以便於比較,如維權人士等。
除了分辨相關持份者外,同學亦宜清晰指出持份者之間的衝突點,常見的衝突點。
回應持份者衝突題時,同學常犯的毛病是把各持份者的意見分段各自表述或只指出持份者間發生了衝突,但卻沒有指出其衝突點。同學應每段均指出一個持份者間的衝突點,再分別闡述持份者的觀點立場和相關理據。詳細的段落結構如下:
1.持份者間出現的衝突點;
2.持份者一的立場、價值觀及理據;
3.持份者二的立場、價值觀及理據;
4.說明及解釋他們之間的衝突點。
何彩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