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隔海觀瀾/蔡當局推動「台獨」必付出沉重代價/朱穗怡

時間:2017-12-30 03:15:49來源:大公網

  2017年即將過去。回顧這一年來,民進黨當局在排山倒海的批評聲浪中蹣跚而行。領導人蔡英文的民望一度跌破二成,即使中途換將,任命賴清德為「行政院長」,也無法讓已褪色的光環恢復往昔的明亮。而蔡政府施政最大的敗筆無疑是兩岸關係方面。

  蔡英文政府迄今不承認「九二共識」、不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單方面破壞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導致兩岸聯繫溝通機制停擺,兩岸關係陷入僵局。蔡英文之所以冥頑不靈,主要是妄想「民進黨上台後,大陸兩岸政策會向民進黨靠攏」,並寄望美國政府當台灣的「靠山」。然而,這根本就是異想天開。大陸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決心和意志不可動搖,怎會放棄一中原則、坐視「台獨」?至於華府,其決策和戰略都以自身利益為先,怎會為了一個蕞爾小島而與實力日益強盛的中國大陸「開戰」?

  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絕對不是一句空洞的政治口號,而是促進台灣民生經濟發展的「活水」和打開「國際空間」的鑰匙。這一年來,陸客銳減四成,遊覽車出現拋售潮,民宿湧現關閉潮,旅遊業叫苦連天;兩岸貨貿協議商談中斷,台灣產品無法以更低的關稅登陸,競爭力大打折扣;與台灣(「中華民國」)有逾百年「邦交」的巴拿馬與台灣「斷交」、與中國大陸建交;台灣方面不再收到世衛大會的邀請函。可以預見,台當局倘若不反省和調整兩岸政策,其在經濟和「國際空間」方面受到的挫敗將會繼續下去。

  然而,從目前民進黨當局對兩岸交流的抗拒態度來看,它得到的教訓顯然還不夠。雖然兩岸關係緊張已經衝擊島內民生,但蔡政府「去中國化」的腳步一刻也沒有停歇,不僅把課綱裏的中國史納入東亞史,還大幅刪減文言文課文,甚至還通過了所謂「促進轉型正義條例」,把「去蔣」合法化,最近更動用檢察機關以抓嫌犯的方式拘提作為證人的四名新黨人士。新黨多年來以促進兩岸統一為使命,為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不遺餘力,因而成為奉行「台獨黨綱」的民進黨的眼中釘。當局大動作向新黨開刀,無非是要製造寒蟬效應,打壓兩岸交流。更令人憂慮的是,以民進黨立委為首的「立法院」大幅降低了「公投」的門檻,為「法理台獨」大開方便之門。

  民進黨當局利用「公權力」推行「台獨」政策,把台灣推向危險的邊緣。它自恃掌握行政權和立法權,無人約束,猶如脫繮野馬。但選民既然能把民進黨送上執政舞台,也能把它趕下台。

  明年島內舉行地方選舉和2020年舉行大選,屆時民進黨將要接受嚴峻的考驗。當年叫囂「一邊一國」的陳水扁政府黯然下台,難道蔡英文政府要重蹈覆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