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電影海報今昔/田 力

時間:2017-12-28 03:15:56來源:大公網

  上次提及《無間道》的海報,其中最突出的一張雖然也有兩大明星的半身照,但並不止賣卡士,而是有其深意與感染力,得到很好的宣傳效果。在那個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海報可說是電影廣告中最重要的一環。

  那年代,除了電視和電台廣告之外,以印刷媒體和畫面為主,包括報紙、雜誌、巴士車身、港鐵月台和電梯旁,以及大型戶外廣告(如隧道口)。這些廣告的畫面都是以電影海報再創作,可見海報在電影推廣上的重要性如群龍之首。

  電影海報通常在電影開拍後開始設計,也有一些電影監製要求導演在開拍電影之前構思海報的概念,因為海報概念正好是電影的賣點所在。以前的電影海報通常有兩款或以上,主要是分成Teaser(預告)及Regular(正式)兩種。通常「預告」的海報有較大的創作空間,目的是引起注意,甚至未必需要加入演員的造型。多年前,一部Maggie Q主演的《赤裸特工》(她因此在荷里活走紅)在康城影展推出的一張預告海報,便引起注目,畫面上只有一隻眼和一把刀,給人無限想像力。幾年後的《伊莎貝拉》(海報)是一個少女(主角)行上樓梯,像在尋人,也備受注目。

  海報的設計沒有一定的方法和邏輯,好像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的《黃飛鴻》,一片血紅如海的天,底下站一個小小的長衫飄逸的人影,就令人感到氣勢逼人。但通常「正式」的海報是立刻要吸引觀眾入場,所以多以明星大頭相組合,較為古板。但這類海報去到歐美地區就起不了太大作用,因為除了少數武打巨星外,其他華人演員都不是賣座元素。華語電影的海外海報就像在華語地區的「預告」海報一樣,以創作先行,與此同時,幕後的導演或監製才是賣點,通常會標明他們出色的前作(如有)。

  現時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以致人手一部(或多部)智能手機,電影廣告以影像為主,實體的印刷廣告幾乎已被淘汰,海報的作用不比當年了。但電影海報仍然有其作用,尤其是電影上映完畢後製成的產品(如紀念品及DVD),海報設計仍不可或缺。而且,亦由於網絡世界的發達,海報更容易保存,海報本身亦成為收藏品和藝術品,海報大師阮大勇的作品就掀起了搜集的熱潮。因此,電影海報應該不會被歷史淘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