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黨青年軍王炳忠等四人疑涉「國安法」遭台當局檢察部門拘提一事在島內社會激起千層浪。各界的批評聲音排山倒海般湧向民進黨蔡英文政府。當天檢調人員若是依法逮人,則無可厚非,但四名新黨黨工在案中是證人身份,檢方應先以傳喚方式請證人協助調查,但當時檢調人員無預警地兵分五路、大舉搜索,把證人從住處強行帶走。當局這種以抓嫌犯的方式對待證人,可謂「未審先判」,讓島內民眾驚愕不已。台灣主流媒體一針見血地指出,「民進黨剛完成《促轉條例》,正在大手筆清算兩蔣年代的白色恐怖和『不正義』,蔡政府這場新黨青年軍逮捕行動,恰恰就像一面鏡子,映照出民進黨『新威權』的面目。」
民進黨號稱「民主進步黨」,但既不民主,更談不上進步。自該黨去年「520」上台一年半以來,其種種凌駕法治、踐踏民主、漠視民意的蠻橫行徑讓人「大開眼界」。其主要目的無非是要藉「公權力」打擊政敵和異己,把支持「九二共識」、支持一中原則、支持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黨和組織趕盡殺絕。它一上台即成立所謂「不當黨產處理委員會(黨產會)」,對國民黨黨產展開徹底清算。但「黨產會」是行政機關,卻擁有司法機關的凍結和查封國民黨資產的權力。這難道就是民進黨口口聲聲說的「法治」?
對於被視為親藍的組織和團體,蔡政府亦斬草除根。以民進黨立委為首的「立法院」去年7月廢除了「紅十字會專法」,使紅會運作大受影響。今年「黨產會」又把婦聯會定性為國民黨「附隨組織」,要其交代內部資金流向,否則就下令解散。婦聯會最後決定捐出超過八成資產作公益以及併入社福基金會運作,改組為「婦女基金會」,民進黨才罷手。此外,全台各地的農田水利會也成為民進黨當局的「整頓目標」。農田水利會除了負責水利事務,由於組織系統綿密,在選舉時能發揮有效的動員效果,是藍綠陣營必爭之地。民進黨為了「收編」農田水利會,利用在「立法院」的人數優勢,修改相關法規,把農田水利會會長由選舉產生改為官派,即由蔡政府指派人員擔任會長,把農田水利會納入綠營勢力範圍之內。還有民進黨立委提案,要把鄉鎮長及鄉鎮議員也改為官派,好讓自家人佔先機。如此種種巧取豪奪的手段,難道就是民進黨念茲在茲的「民主」?
民進黨當局為了打擊國民黨,無所不用其極,如今把矛頭對準與國民黨同屬泛藍陣營的新黨,其實是意料之中。但檢調人員在執法過程中,方式粗暴、充滿疑點,把證人作為嫌犯、被告來對待,這難道就是民進黨大力宣揚的「人權」?
在當局全力推動下,「立法院」月初通過「促進轉型正義條例」,但諷刺的是,民進黨正在製造「不正義」、「新權威」。它所宣稱的「民主」、「法治」、「人權」只適用自己人,對待其他人則是另一種標準。民進黨當局濫權專制的嘴臉在權力的誘惑下暴露無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