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1月底,廈門航空首批台灣乘務員正式開始上機飛行/中新社
【大公報訊】在台灣陷入「悶經濟」環境的情形下,台灣年輕人看不到向上提升的機會,而大陸高速發展具備非常大的發展機會和潛力,令越來越多台青不願留在島內坐困愁城,紛紛來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他們期望能夠搭上大陸高速發展的快車,成就自己的青春夢想。
據央視新聞報道:出生於台北的創新商業空間設計師林宏諺,今年剛滿30歲,今年5月份從台灣來到深圳,在一家創客空間開始創業之路。2015年,林宏諺在台北和幾個朋友合開一家建築設計公司,經過兩年的經營,雖然公司整體業績往上成長,但他發現台北的市場越來越小,決定到大陸深圳尋求更好的創業機會。「像目前以深圳來講有稅務優惠政策,例如說以我們室內設計產業,稅務上可能是減半的,對很多台灣創業青年,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赴深設計師讚賞扶持政策
來到深圳後,林宏諺帶來台北的設計理念,為顧客打造生活化家居化的現代辦公環境,得到深圳客戶的青睞。半年間,林宏諺的事業穩步發展,還聘用了兩位當地員工。「目前大陸的整體發展,我覺得最棒的是它不只是讓你工作,它還幫你去對接很多資源,所以你在這個空間裏面只要專心的工作,很多的事情它會幫你搞定。」
另一位從台灣來的創業青年楊品驊也表示,目前大陸對台灣青年創業的扶持力度非常大,包括創業的生活條件基礎及住宅,「現在這裏條件越來越好,在大陸生活越來越方便。」
為更好服務台灣青年來大陸創業,近年來,國台辦先後授牌設立了41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和12個海峽兩岸青年就業創業示範點,並出台相應的扶持政策,幫助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創業,為兩岸青年共同發展搭建平台。
據了解,2016年以來,僅廣東一省就累計吸引了300多個台灣青年創業項目落戶。2017年1月份至今,超過2100多位台灣青年到廣東實習、就業、創業。台灣《聯合報》此前所做的調查也發現,願意赴大陸就業的30歲以下年輕人由去年的30%增長為53%。
台經濟增長乏力 青年離心
越來越多台灣青年「西進」大陸奮鬥,專家分析,主要原因是台灣經濟低迷和就業前景不被看好,特別是民進黨當局執政以來,政治經濟環境持續惡化,讓台灣年輕人看不到向上提升的機會,因而將未來發展的心飛向大陸。
台灣勞動事務主管部門今年6月公布的數據顯示,15歲至24歲的青年失業率逾12%,幾乎是平均失業率的三倍。再加上台灣20年來薪資漲幅幾乎凍結,經濟增長乏力,在這種情況下依然長期政治惡鬥,不願留在台灣坐困愁城的年輕人,只能遠走高飛。
台灣競爭力論壇理事長龐建國指出,台灣過去這些年來一直在「悶經濟」的環境裏面,經濟增長率保1、保2,相對大陸6.5%、7%這個對比是非常明顯的。神州大地上面,其實有非常大的發展機會和潛力,讓很多台灣年輕人從未來事業的前景找到了自己的方向,所以在這種狀況之下來講,越來越多的台青開始嚮往大陸發展的機會。